八分鐘本地新聞重點|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港鐵爆炸案/男童墮樓案

發佈日期: 2025-10-27 22:5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

鑽石山鳳德邨一個82歲婆婆,成為首宗基孔肯雅熱本地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到邨內設置健康站,為居民作風險評估。暫時有約450名居民接受評估,無發現懷疑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初步估計,82歲婆婆較大機會在居住的鳳德邨內,感染基孔肯雅熱病毒。

有街坊到健康站查詢,即場做問卷評估感染風險。

鳳德邨居民黎婆婆說:「全身骨痛,整整一個星期都是,已看醫生和服藥,他們叫我抽血檢驗,當然擔心,人命來的。」

有傳染病專科醫生指,七成半基孔肯雅熱患者,病徵與流感相似,包括發燒、肌肉痛、頭痛、噁心或出皮疹等,要留意有無關節痛。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林緯遜稱:「包括一些小關節,可能是手腕、手指、腳踭,可能其他一些病毒感染,較少影響關節痛。」

他指基孔肯雅熱死亡率一般約千分之一,但新生兒、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引起嚴重併發症的風險較高,死亡率可達百分之15。

食環署繼續到鳳德邨及外圍的鳳德道,清除坑渠內的淤泥等。

有學者指基孔肯雅熱不會人傳人,需要蚊作為傳播媒介,帶病毒的雌蚊亦會將病毒傳到下一代,所以必須防止蚊子滋生。

嶺大科學教研組主任及副教授王沛欣表示:「雌性的蚊,真的叮咬了病人之後,牠們會繼續帶菌(病毒)角色,相關病毒一旦帶有,牠們產的卵,(病毒)一直會存在,如果帶菌的卵不能繁殖,或蚊自己有時間自然死亡,其實可以控制到。」

而鳳德商場內的店舖,部分品牌防蚊用品售罄。


【學校加強防蚊滅蚊】

患者住所附近一帶學校,亦加強防蚊滅蚊措施。有學校暫停學生戶外活動。

據了解,在本地感染基孔肯雅熱的婆婆,每日都會到鳳鑽苑的保良局金卿幼稚園接送孫兒。家長說,校方為讓學生可穿長袖衫褲,這幾天不用著校服上課。

幼稚園學生唐同學說:「因為有隻蚊很嚴重。」

家長唐先生稱:「他們(小孩)都有看新聞,他們都知有件甚麼事。其實蚊真的很難避,除了蚊怕水和蚊怕帶,無辦法可以做,唯有穿衣服包實些。」

家長何太指:「無辦法都要上學,學校無指不用上課,穿長衫長褲,我們自己都是貼驅蚊貼。」

校長指已即時與衞生防護中心聯絡,中心以私隱為由,未有透露涉及哪名學生,但校方已啟動危機小組。

保良局金卿幼稚園校長曾淑玲表示:「我們立刻聯絡了滅蚊公司,會在下午全日班學生放學後,到校在室內地方進行滅蚊工作。第二我們即時在校內公共環境,包括課室和小朋友用的空間,我們增設了滅蚊燈。」

在幼稚園正門對出的坑渠,雖然有少量垃圾和積水,但現場所見未見有蚊蟲滋生。

患者住所半徑200米範圍內,還有三間小學,其中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學生回校要先到禮堂量體溫。

家長劉太說:「都不會太擔心,因為學校有更新措施,會關窗開冷氣,以及減少戶外活動。」

小學學生梁同學稱:「多蚊,所以咬到這樣(紅了)。」

教職員亦已加緊清理校內農圃落葉及淤泥,校方說已暫停學生戶外活動。

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副校長陶國耀表示:「包括體育課,或者一些課後活動需要戶外進行,我們也暫停了,他們吃飯和小息,我們也會在課室進行,減少戶外活動風險。」

校方又安排滅蚊公司到校滅蚊。


【港鐵爆炸案】

五年前製造或策劃,港鐵羅湖站等三宗爆炸案,三名被告交替控罪罪成,其中一人判入獄18年,另外兩人就判囚16年8個月。

三名被告何卓為、李嘉濱和張家俊,由囚車押送至高等法院,聽取判刑。

案件涉及2020年1月,明愛醫院急症室男廁廁格爆炸案,同年2月的港鐵羅湖站爆炸案,及策劃同年3月,在將軍澳尚德邨停車場外,放置偽裝成墓碑的炸彈,在行動前一日被捕。

三人上月被裁定「串謀犯對訂明標的之爆炸」主控罪不成立,交替控罪串謀導致爆炸罪就罪名成立。

法官陳仲衡判刑時提到,被告在明愛醫院急症室放炸彈,煙霧有機會令在場人士非常不適,看不清指示牌。

又提到羅湖站爆炸案,若不是清潔工在車廂發現炸彈,列車一旦駛回市區,或造成更多人命傷亡。

而尚德邨停車場爆炸案的策劃,目的是要造成傷亡,炸彈設計作「殺人之用」,針對警員和市民,形容三名被告行為是「食髓知味」、「變本加厲」,視人命如草芥。

法官指何卓為過往有案底,重犯機會高,以18年為量刑起點,判入獄18年。

至於李嘉濱和張家俊,法官認為他們都是核心成員,其中李嘉濱的悔意,是出於自身入獄多於危害他人,認為悔意有限。而張家俊多次稱自己無參與,認為他毫無悔意。但考慮到兩人都是初犯,扣減4個月刑期,分別判囚16年8個月。

法官判刑時又稱,今次案件已達最高嚴重性,判刑要有足夠阻嚇力,並能反映公眾對此類罪行的厭惡。


【男童墮樓死亡案】

警方拘捕一對夫婦涉嫌疏忽照顧兒童,他們12歲的兒子昨日由住所墮樓,據了解,二人獨留兒子在家到澳門旅遊。

12歲的男童昨日倒臥在長康邨康順樓平台,警方和救護員到場後證實男童死亡,相信從一個單位墮下,沒有檢獲遺書。

經初步調查,男童的44歲父親,及42歲母親,涉嫌疏忽照顧兒童。

據了解,二人到了澳門旅遊,聲稱曾詢問男童要否一起前往,但兒子拒絕,獨留男童一人在家。他們暫獲准保釋。


【粉嶺男子疑被女性朋友誤殺】

一名男子上周倒斃在粉嶺一個單位,警方列作誤殺案,拘捕死者的女性朋友。

35歲被告被控一項誤殺罪,下午在粉嶺法院提堂,暫時毋須答辯,需要還柙不准保釋。

案發在上周二晚上,一個35歲男子在皇后山邨皇滙樓一個單位內昏迷,身上有經縫合的傷口,送往北區醫院搶救,延至翌日凌晨不治。

警方初步調查得知,該男子曾於本月18日,亦即案發前三日,自行到醫院求醫,胸口有三處刀傷,聲稱刀傷由自己造成,接受治療後出院。警方經調查後,懷疑刀傷由死者的女性朋友造成,上周五將她拘捕。

據了解兩人是情侶關係,事發時兩人均飲醉酒,期間該男子捉住女性朋友的手,用刀刺向自己胸口。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

由金融管理局舉辦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將於下周舉行。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峰會已發展為匯聚全球金融領袖的重要國際平台。

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來到第四年,將於下周一至三舉行。

今屆有大約300位國際金融領袖參與,當中包括超過100位集團主席或行政總裁。包括瑞銀集團董事長戴赫龍,及高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蘇德巍,都是連續第四年出席峰會。

其他有與會的國際重量級財金人士,包括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渣打集團行政總裁溫拓思,中國銀行行長張輝,凱雷集團首席執行官施瓦茨,資本集團總裁吉特林,今年起出任摩根士丹利主席的皮克等。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將為主峰會開幕主題作視像發言。

本屆峰會主題是「駕馭變局,砥礪前行」。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在《匯思》撰文,指今年見證着貿易政策突變,
債務水平攀升、經濟增長放緩,金融領袖和監管機構力求,在動蕩的環境中站穩腳步。

主峰會將探討年內在宏觀經濟,貿易與數碼領域的重要趨勢和發展,
及不同金融市場、資產類別,和地區未來幾年最突出的機遇與風險。

余偉文表示,首屆峰會舉行至今的三年間,香港發展勢頭良好,資本市場暢旺,投資和資金持續流入銀行體系,市面再現興旺熱鬧景象。

然而,面對日益複雜的地緣經濟環境,這一切絕非理所當然。

2022年首次舉辦峰會,目標是邀請金融領袖蒞臨香港,親身體驗這座充滿韌性,活力和機遇的城市。

幾年過去,峰會已發展為重要的國際平台,匯聚全球金融領袖,共同探討如何在當前,瞬息萬變的時勢下砥礪前行。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