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商戶稱可透過衞生巾收集經血篩查子宮頸癌 衞生署提醒未有科學實證

發佈日期: 2025-10-26 18:4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近日有商戶聲稱,可透過衞生巾收集經血,篩查子宮頸癌。衞生署提醒,相關方法未有科學實證,市民不應使用。
 
子宮頸癌是2022年本港第九常見的女性癌症,為了降低發病率,衞生署自2023年4月起採用子宮頸細胞,進行人類乳頭瘤病毒、即HPV檢測,作為30至64歲婦女的主要篩查子宮頸方法,由專業醫護人員把刮棒置入陰道,刮取子宮頸細胞化驗。

但近日網上有商戶聲稱,可透過衞生巾收集經血篩查子宮頸癌,標榜非入侵性,索價近千港元。用家在月經期間,至少使用相關產品四小時,然後將收集的經血密封在樣本袋,以郵寄方式遞交樣本至化驗所,商戶聲稱可以檢測24種HPV病毒,準確度達九成九。

有專門做檢測的公司指,這類檢測在科學原理上有可能,但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
 
檢測公司總經理招展如稱︰「採樣期間雙手是否清潔,因為可能污染樣本,包裝期間是否妥善包裝保存樣本,包括運送期間到化驗所的時間和運送期間的溫度,也可能影響樣本準確度。」

有婦科醫生認為,傳統採樣有嚴謹程序。
 
香港醫學會義務秘書凌霄志指出︰「醫生有醫學註冊認證,護士也有專業培訓和專業組織的認證,採樣的質素可以得到保證。採樣後樣本會即時放入合乎規格的樣本瓶作保存,保存很重要,因為細胞有好的質素檢測的結果才準確。」

衞生署提醒,目前未有充分科學證據證明經血子宮頸篩查方法的可靠性,又指任何篩查方法均存在一定限制,包括出現假陰性或假陽性結果,篩查結果只能用作參考,不能取代醫生的專業診斷。而根據《醫生註冊條例》,任何化驗或測試均須由註冊醫生或化驗師進行。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