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檔案|回收剩食 每日製作二萬飯餐「餸暖」
發佈日期: 2025-10-25 09:11
港澳


現時本港每天有3,200噸食材被浪費,相當於222架雙層巴士的重量。有機構就收集仍可食用的剩食,每日製作二萬個飯餐。除了為基層提供溫飽,亦希望透過一盒飯了解他們的故事,以「暖餸」來送暖。 礎瑩十多年前跟隨丈夫來香港定居,但四年後婚姻破裂。當時礎瑩一個人要照顧兩個月大的女兒,身上只有萬多元,沒工作又無收入,令她很徬徨。 礎瑩說:「你不只是一個人,你可以餓一餐,跳過一餐都可以,但你的小朋友不可以。」 生活逼人,令礎瑩患上焦慮症。經常失眠晚上只能睡到個多小時,又試過頭暈下不了床,早午餐都未能為女兒準備。 礎瑩稱:「你說辛苦一定會,是一定辛苦。如果我有事,不知道要怎樣處理女兒。」 政府自2021年開始,就無再公布貧窮數據。為了估算本港貧窮人口,樂施會以入息中位數的一半為界線,統計出去年本港有139萬人屬貧窮,即是一人住戶月入少過$5,000,二人家庭收入少過$11,300。 礎瑩一家就屬於貧窮人口,每個月收入約九千元。現在她會去惜食堂領取免費飯餐,又在這裡兼職外展派飯。 惜食堂高級服務經理黃美儀表示:「香港不會有人餓死的,但作為一班基層,他們真係按住那一元,不敢花就是不敢花。」 專門為基層提供膳食的惜食堂,每星期都會在街市及超市,收集到大約33噸剩食,經過加工烹調,轉化為二萬個飯餐。 隨著新的食品製作中心全面運作,目標是將來倍增到製作四萬個飯盒。希望以一盒飯為引子,了解基層人士背後的故事,讓他們知道自己無被遺忘。 黃美儀指出:「我們做一個有温度、有味道的飯盒,都希望這個熱騰騰的飯盒,是有一份愛心在內。」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