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以局部定位法治療中低風險前列腺癌 可減輕復發風險及後遺症
發佈日期: 2025-10-20 21:43
港澳



中大醫學院自五年前引入局部定位治療方法,治療中低風險的前列腺癌,可減輕患者的復發風險和後遺症。
75歲的梁先生,2018年確診前列腺癌,其後在公立醫院接受由中大醫學院提供的高強度聚焦超聲波治療,至今無復發跡象。
前列腺癌患者梁先生說:「初初做完手術後,小便時有困難,需要掛尿袋,並有些痛楚,但情況在兩三天後改善不少。」
中大自2019年起引入三種局部定位治療技術,包括高強度聚焦超聲波,冷凍治療及靶向微波消融術,針對腫瘤的位置和特性,以能量精準消滅癌細胞。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泌尿外科組副教授趙家鋒指出:「這個探頭在病人的直腸,即進入肛門一兩吋的位置,我們能實時看到超聲波,在橫切面、直切面看到前列腺,透過影像融合的模式,知道腫瘤在哪裡,然後再計劃如何消融腫瘤。」
相較傳統的前列腺切除手術,和放射治療,新技術減輕患者在手術後,出現失禁和性功能衰退等後遺症。研究團隊包括多名專科醫生,過去五年治療102名,年約70歲的中低風險前列腺癌患者,三成患者在手術後一年內復發,部分需要再接受治療。
趙家鋒表示:「一般來說,選擇做局部治療的患者,前列腺通常不會太大。整體而言,前列腺在50克以下,亦視乎其形狀和距離,例如前列腺裡面,有好多鈣化,有些年紀較大的患者出現鈣化,超聲波能量未必能穿透。」
醫生又表示,未來將會進一步研究針對較高風險前列腺癌患者的定位治療方案,為患者提供更多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