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涉多次到當舖典當假金飾被捕 有金行指可動真火分辨真偽
發佈日期: 2025-10-15 22:00
港澳



警方拘捕兩名男子,涉嫌多次到當舖典當假金飾,騙取至少14萬元。相信近日金價飊升,成為不法分子犯案誘因。
其中一名涉案男子,日前被黑布蒙頭、鎖上手扣,押上警車。
警方指,近月進行情報蒐集,鎖定兩名分別27歲及54歲本地男子,涉嫌7至9月,6次將高仿真度的金鏈,拿到九龍及新界區多間當舖典當,其中3次成功,換取共14萬元。
黃大仙警區重案組二隊督察岑思朗表示︰「與案相關的金頸鏈經過人手加工,這些金頸鏈的扣位由真金造成,但頸鏈其他部分是一些只是包有一層薄金的普通金屬。利用魚目混珠的手法,來騙取金錢。」
警方相信,近日黃金價格飊升,成為不法分子犯案誘因。
有金行就指,顧客來變賣金飾,前線員工除了目測、磅重外,更可以動真火分辨金器真偽。
周生生集團大中華營運總經理劉克斌稱︰「燒只是把它燒紅,我們不會燒溶金器,通常見到最多的金包銀、金包鎢、金包錸等物料。因為這些金屬受熱膨脹度不同,當我們加熱,它就會爆開。如果整件都是金,就不會爆開,整個驗金過程,可能兩、三分鐘內一定完成。」
一般市民未必識分辨,一旦拿了假金飾出來賣,會否出問題。有大律師指,是否觸犯欺詐罪,視乎顧客提供的資訊。
大律師陸偉雄指︰「你聲稱這條金鏈或金器是真金,正正你說了真金,當舖職員接受了典當交易,事後卻發現假金,這個就是犯罪點。你說幫人典當,其實冒很大風險,他人說真可能同樣被騙,但你不是專家,但保證了,去到當舖用你角度去說是真金,倒頭來原來沒核實,吃虧就是自己。」
警方重申,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是嚴重罪行,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監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