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新股頻現過千倍超額認購 分析籲注意潛在風險

發佈日期: 2025-10-15 17:46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本港新股近期頻頻出現過千倍超額認購的熾熱情況。有分析指,新股市場出現「抽獎」怪現象,提醒不應該視超額認購倍數作為賺錢指標。

由四環藥醫分拆出來的軒竹生物首日掛牌,收市大升一倍二。不計使費,每手帳面賺7,300多元。公司屬生物科技股,仍然未有盈利紀錄。

新股氣氛熾熱,加上大部分首日表現亮麗。吸引了不少投資者加入「抽新股」行列。

根據統計,七月底以來,有20隻新股完成招股掛牌,當中有14隻,即是超過三分之二公開發售部分,錄得超額認購過千倍。

上星期掛牌的本港機電工程承建商金葉國際,更破紀錄錄得過萬倍超額認購,首日大升三倍三。摯達科技、長風藥業及西普尼,升幅超過一至兩倍。 

超額倍數動輒過千,其中一個原因是港交所的新股平台,大幅縮短結算周期。券商亦不再需要為客戶認購新股而凍結大量資金。成本大降之下,券商以至大銀行都推出零息孖展,吸引散戶借錢認購新股。

另一方面,港交所最近改例,公司招股時,可以選擇不設回撥,變相散戶可以分到的股份數目少了。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為增加中籤機會,孖展認購新股變得更踴躍。
 
獨立股評人陳永陸指出︰「很多人當新股是好炒就湧去,以抽獎形式去做,令到新股市場有少許歪曲。第一很多股份,例如『B仔股』(生物科技股),根本沒有盈利基礎,不知道如何分析。第二件事,如果股價升得厲害,始終未來盈利是否真的可以支撐得到呢?記住最終這些『抽獎』形式是不會持久,最重要看股票始終都是看基本因素。」

證監會早前亦表示,留意到個別新股招股時,出現數千倍超額認購的情況,指新股市場超額認購,「含金量」較過往低。超額倍數未必反映新股的實際需求,提醒投資者要審慎。

有分析亦提醒,超額認購倍數,不應該作為賺錢指標,更加不反映新股的基本因素,很大程度是市場投機活動的短線供求,有必要注意潛在風險。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