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本港醫護義工參與加沙救援難忘戰爭殘酷 紅十字會冀更多人投身重建

發佈日期: 2025-10-14 21:4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香港紅十字會自去年12月起,先後派出6名香港醫護義工,到加沙參與救援。加沙達成新一輪停火,紅十字會期望繼續有更多人投身當地人道及重建工作。

在公立醫院工作35年的歐耀佳醫生,過去到過烏克蘭、也門、伊拉克等戰區,參與11次人道救援工作。今次是以巴衝突爆發以來,他第三度到加沙,有別以往,這次見到的傷者好多都是平民。

香港紅十字會義工醫生歐耀佳說:「很多是小孩子、婦女、老人家。而且我還了解到,很多人是因為去物資分發點,去等拿食物。之後就開槍,所謂『群眾管理』,而大部分都是中流彈。」

同樣三赴加沙的是早前獲「南丁格爾獎」的護士梁偉賢,他憶述移送一名因重傷不治的少年遺體時,一名滿身是傷的女士經過,才發現死者是自己兒子。

香港紅十字會義工護士梁偉賢稱:「她捉著他,那位女士捉著她兒子的手、不捨得放手。女士因為身體多處受傷,我們要立刻搶救她。我們只好將他們分開,但我們可想到的是,媽媽不會再見到兒子。」

當地醫療資源短缺,急症室醫生鄒有銘指,幾乎每日都要做「生死決定」。

香港紅十字會義工醫生鄒有銘指出:「當你發覺這個病人,他受傷嚴重程度去到,未必當地醫療可救治到他時,你不可再浪費大量資源在這病人,你是要放棄救治他。(決定過程)痛苦的,因為你一個人做這決定。」

以色列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的消息令當地人鼓舞,但紅十字會表示,歷時兩年的武裝衝突,當地大量設施包括醫院受到嚴重損毀,他們的戰地醫院每日就診個案,由去年約300宗,近月攀升至700宗。 人道物資包括醫療用品等的運送,仍受嚴格限制,重建工作亦需要更多人手參與。

香港紅十字會計劃在12月至2月期間,派出至少3名醫護人員,前往加沙戰地醫院,並呼籲社會各界持續關注及支持當地人道救援和重建工作。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