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間資助大學新學年接獲非本地生疑用假學歷申請入學 中大港大分別堵截數百宗

發佈日期: 2025-10-13 23: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多間資助大學,新學年都接獲多宗非本地生懷疑用假學歷申請入學。警方就稱,今年首7個月接獲126宗涉及懷疑學歷造假的舉報。教育局稱虛報學歷嚴重影響香港國際聲譽,當局跟各院校都是零容忍。

非本地生學歷造假情況,由去年延續到今年。繼中大日前稱,本學年堵截數百宗來自不同國家的懷疑學歷造假申請。港大亦指,今年至今都收到數百宗懷疑個案,無個案獲錄取。若有具體證據,證明存在欺詐虛假陳述個案,必定報警。

理工大學就指,新學年發現約10宗,已取消有關申請及錄取資格。正計劃在入學申請系統,引入人工智能(AI)加強驗證,又已採用深港兩地政府推出的跨境數據驗證平台,覆核內地學歷證明。

浸大就稱,今年發現的個案無明顯增加,已取消有關錄取,並按當局指引向警方提供資料。科大、教大及城大未有交代數字,但都稱入學申請嚴謹,會提高警覺。 

身兼嶺南大學校長特別顧問、立法會議員劉智鵬不認為整體非本地生學歷造假有上升趨勢,又發現主要造假的非大學學歷。

嶺南大學校長特別顧問(公共事務)劉智鵬指出:「大家都已經掌握了,世界上有甚麼學歷我們會承認,雅思、托福等這類世界通行的英語考試,造假的機會大很多。」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提高八大非本地生比例至五成,會否令情況變嚴重?

劉智鵬認為:「目前都不容易可以分析趨勢出來,我們要做得好些,建立到一個形象,就是我們一定嚴打造假,值得與教育局、警方再進一步研究,有何機制在最初階段,見到有可疑,有個簡單機制申報。」

警方稱,今年首7個月接獲126宗這類造假案,2022年1月至今年7月底,共拘捕55人,當中9人被起訴,暫時6人罪成,1人被撤銷控罪。而截至7月底,已向內地有關部門,轉介21間懷疑內地「黑中介」的資料。

教育局稱,虛假學歷嚴重影響香港國際聲譽,當局跟各院校都是零容忍。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