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分鐘本地新聞重點|港股曾挫近千點/議員退場/同學悼念流感病逝女學生

發佈日期: 2025-10-13 21:0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港股曾挫近千點】

市場憂慮中美關稅戰再度升級,港股一度下跌逾900點。午市跌幅收窄。全日「北水」淨流入達198億元。

市場擔心中美貿易關係轉趨惡化,港股顯著受壓。最多跌過954點。午後跌幅逐步收窄。全日收市下跌400點,報25,889點,50天線失而復得。全日成交4,903億元,是歷來第四高。

金馬資本高級交易策略師蘇沛豐說:「雖然投資者可能部分會樂觀些,認為特朗普始終會退讓。好像過去半年,在四月份公布對等關稅後,很多次關稅被市場視為談判籌碼。最終會延期實施。或之後調減。但今次股市調整起步點不同,經過這半年在低位大幅反彈,包括港股在內,其實現時估值不是便宜。短期策略都是要審慎為上。」

科網股拖低大市,快手、京東集團和百度,下跌百分之2至4。阿里巴巴連跌五日,曾低見156.1元。

賭業、醫藥和手機概念等,多個板塊受壓。金沙中國和舜宇光學,下跌半成。藥明生物和藥明康德,下跌百分之4至5。

內地媒體報道,小米一輛汽車在成都,發生事故後起火。小米下跌超過半成。

資金流入金市避險,金價再創新高。金礦股逆市造好,赤峰黃金和紫金黃金國際,齊升百分之9。


【議員退場】

再有立法會議員表態不競逐連任,最新兩人是72歲、航運交通界的易志明,以及71歲的經民聯盧偉國,至今已有11名議員決定不參選,其中7人年過70歲。

代表航運交通界的立法會議員易志明,在社交平台交代不參加新一屆立法會選舉。

72歲的易志明屬自由黨,已做了13年議員,他指經慎重考慮,以及與家人及黨友商議後,決定不參加選舉,呼籲市民積極投票,讓更多年輕人進入議會。自由黨副主席李鎮強指,該黨周二開會討論參選安排。

新一屆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本月24日展開。

現任議員中,有12位年過70歲,約一半已宣布退場,之前已表態的包括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選委會界別的馬逢國、飲食界張宇人、保險界陳健波及商界的林健鋒。

未表態的包括謝偉銓、龍漢標、田北辰及新民黨的葉劉淑儀和黎棟國。

新民黨香港島西議員葉劉淑儀表示:「不要阻著我開會,走開。我們適當時候會宣布、我們新民黨適當時候會宣布,請各位不要騷擾我。」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指,尊重議員個人決定,相信年齡是他們考慮因素之一。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譚耀宗指出:「怎樣都會有新老交替,有新面孔、新人事,新參選人、新的議員出現,我覺得沒有問題,關鍵是大家都要有共同的目標,希望『一國兩制』成功。能出來參選的人,每位都會有一定的歷練,譬如長期在地區工作,所在的界別,對政府的政策有認識,相信不會帶來甚麼問題或影響。」

另外四名不參選的,包括社福界狄志遠、進出口界黃英豪、新界東南的林素蔚,以及新界北的張欣宇。


【同學悼念流感病逝女學生】

馬鞍山一名13歲中二女學生感染乙型流感病逝,有傳染病專科醫生指,今期流感爆發得快,建議政府與藥廠商討,可否提早開展疫苗接種。

病逝的13歲女童,在馬鞍山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讀中二。不少學生戴口罩上學。校方已暫停多人聚集活動,如早會等。女童同學帶同鮮花及女童生前喜愛的零食回校,放到她書桌悼念。

一名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中二學生表示:「不停哭,全部人都接受不到。」

亦有東華三院黃鳳翎中學中二學生說:「我們去了探望她。那時聽到指,當她沒有機器就會停止生命,感到很傷心。見到她身上很多管、很痛,當時已哭也哭不出。」

女童去年有接種流感疫苗,今年就未打,因為今季的學校外展計劃,下月才來學校為學生打針。同級三名同學亦有輕微流感病徵。

可否提前開展到校接種呢?有傳染病專科醫生指,每年的流感疫苗會針對不同病毒株,雖然各國藥廠三月開始生產,但一般最快九月才抵港。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稱:「藥廠可能要做些行政程序,分配予政府、私家醫院或醫院,也需要時間,往往永遠十月中、十月尾後才有接種疫苗。可否再縮短,政府有關方面或需與藥廠商討。通常我們接種流感疫苗是集中處理、應對冬季流感,因一向也來得兇猛、來得長,夏季一般會被忽視。」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據,流感確診數字八月起已急升,至今有377名學童染疫。實驗室監測數字更顯示,流感陽性百分比已高於基線水平,數字與二月冬季流感高峰時相若。

專家建議,開展接種疫苗前,政府可按各區流感情況,發信學校要求學生戴口罩,並加強健康監測。


【衞生署接受診所牌照申請】

診所將來要領牌才可繼續營運,衞生署即日起接受牌照申請,小型執業診所就可以申請豁免。當局估計約七成符合豁免資格。

提供疫苗接種的仁匯醫療集團,年中突然結業,令部分已預繳購買服務的顧客有損失,引起外界關注,已立法逾六年的《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仍未擴展至診所。

當局早前決定擴展。條例下,無論是醫科抑或牙科診所都要領牌,牌照有效期五年,要遵守相關實務守則要求,包括甚麼情況下要呈報事故、結業前六周前要向衞生署提出。

診所亦要委任在港註冊至少四年的醫生或牙醫,作為醫務行政總監,每名醫生最多負責三間診所等。申請費介乎八千多元至約一萬元。

衞生署私營醫療機構規管辦公室主任麥懷禮說:「條例最主要目的是希望規管這類集團式或法團式經營的診所。將來若有些所謂美容院,有醫生進行注射行為,該地方就必須領牌,而且醫生不能單純做注射,還要有一名醫生看管處所運作。」

不過,不多於五名醫生或牙醫的小型執業診所,可以免費申請豁免。估計全港七成診所、即約3,500間符合資格。

麥懷禮稱:「拿著豁免書的醫生不是完全沒有責任,因為我們有實務守則,這已為診所管理訂立標準。若不跟從標準,而醫委會收到投訴,醫委會會展開調查或跟進工作。」

發牌機制下有過渡期,2018年11月30日或之前,已在現有地址營運的診所,即日起半年內可申請暫准牌照,繼續合法經營,直至正式牌照獲批。若診所日後無持牌或無申請豁免下營運,最高可罰款十萬元及監禁三年。

衞生署又稱會以巡查等方式,確保機構符合條例及實務守則要求,如發現違規會採取規管行動,並公布嚴重違規事件。


【當局指檢討「七年樓齡」收購政策】

市建局正檢討「七年樓齡」收購政策,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政策導致高買低賣,會盡快檢討整個配套。

市建局上年度虧損27億元,連續三個年度錄得虧損。其中一個原因,是沿用逾廿年的「七年樓齡」收購機制。

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稱:「我們現時的資產是400多億元,未來五年有不少花費,這方面若政策不改變,在短期內五至十年,會用盡我們資源。」

在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上,有議員贊同要改。

民建聯香港島西議員陳學鋒說:「收購時現時計算方法是劃一,整個重建區,不論甚麼座向、街景,也是同一價錢,但正常買樓不是。」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指出:「『高買低賣』這問題是第一,第二因為如此優厚,對於私人市場出價收購,也成為一個阻力。今次提出是全面檢討、賠償及收購機制。」

政府已預留三幅位於北部都會區的土地,予市建局收購時,容許居民「樓換樓」,但議員認為執行有困難。

民建聯新界西南議員陳恒鑌表示:「住開市區的要他搬至其他區是較困難,樓面面積上,或『1加1.5』個單位,或一個單位再加一個單位,令多些人願意快些搬走。」

新民黨香港島西議員葉劉淑儀稱:「市民來投訴指,若長者要求離開該區,他指會過世,所以很難。若從灣仔搬去北區,年輕人或可適應。」

甯漢豪回應:「樓換樓現時預留了新發展區土地,很現實地在舊區,我們很難再有合適土地。若起動後,屆時市區多了地盤可以重建,我們不排除市區,或有樓換樓用地。」

有議員就建議市建局應邀請發展商提早入場,分擔財政負擔。市建局認同建議,但要視乎發展商取態。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