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天文台AI推算低壓區或下周進入本港八百公里範圍
發佈日期: 2025-10-12 18:43
港澳



天文台預料一個低壓區,本周後期會在菲律賓以東海域逐漸發展。有人工智能(AI)預報系統推算,有機會下星期進入本港八百公里範圍。
受廣闊低壓槽影響,下午多區有驟雨。
天文台表示,一個低壓區會在本周後期,在菲律賓以東海域逐漸發展,並在周末期間移向呂宋一帶。而受東北季候風影響,其隨後路徑及發展存在變數。人工智能預報系統「風烏」計算就顯示,該熱帶氣旋本月19日,有機會進入本港八百公里範圍。
天文台今年已經發出12個熱帶氣旋警告信號、5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都打破歷年紀錄。有氣象專家預期,極端天氣會越來越頻密。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颱風、強颱風,甚至超強颱風的比例會較以前多,關鍵在於是否正面襲港,有可能破壞會比山竹、天鴿,甚至以前的溫黛更嚴重,將來下雨日子未必增多,但一旦下雨會傾向更大,即是要不不下雨,一下雨就倒水般。」
上月底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渠務署接獲逾20宗水浸個案,署方首次應用自主研發的「淼立識」系統評估水浸風險。
渠務署署長莫永昌稱︰「每當惡劣天氣來臨前,例如熱帶氣旋,我們會與管理層同事召開緊急應變會議,制定應對策略。這套系統可以利用天文台數據,例如降雨量及風暴潮預測,透過水力模型的計算和分析,能夠識別出高水浸風險的地區。」
署方近年使用臨時充水式擋水壩,在有機會水浸的地方協助擋水,好處是可以因應需要屈曲和加高,適合不同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