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普通科門診改名「家庭醫學診所」 重點慢病管理及篩查預防
發佈日期: 2025-10-10 18:30
港澳



醫院管理局轄下74間普通科門診,明天起改名為「家庭醫學診所」,社區健康中心亦會正名為「家庭醫學綜合中心」,重點由集中治療偶發性疾病,轉為慢病管理及篩查預防,收費維持不變。
去年底開始試運的北區家庭醫學綜合中心開幕,除了有醫生診症,亦有慢性疾病管理、物理治療、職業治療等服務,亦為長者提供肌肉訓練,同時加強運用科技、提升復康訓練、派藥服務等的效率,中心至今服務逾13萬人。
醫管局新界東聯網基層及社區健康服務總監梁堃華稱:「若有糖尿病、血壓高、吸煙、慢病肺性、哮喘等,有慢性疾病管理處理病情,不是單一醫生在病房開藥。職業醫療同事一起提供服務予市民,令市民得到的治療更全面。」
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行政總裁李夏茵、醫務衞生局副局長范婉雯等,出席開幕儀式。同時宣布全港74間普通科門診及4間社區健康中心,會改名為家庭醫學診所及家庭醫學綜合中心。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范婉雯指出:「普通科門診不再普通,這項改革不只是名稱上轉變,更是服務理念及模式、品質上的轉變,家庭醫學診所內,除了治療偶發性疾病外,亦會提供健康篩查、慢性疾病管理,讓弱勢社群一樣可享用預防性及全面性的基層健康服務。」
門診服務不再是「輪街症」,只看傷風感冒,而是轉向家庭醫學服務模式,基層醫療專員彭飛舟表示,醫生要接受家庭醫學培訓及考試。現行收費維持不變。
目前全港只有四間家庭醫學綜合中心,醫管局期望未來可擴展至更多區,為更多市民提供基層醫療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