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私有化|不少市民感突然 業界料短期內不會再「炒人」
發佈日期: 2025-10-09 17:01
港澳



滙控早前據報敦促恒生清理香港房地產的不良債務,有資深銀行業人士相信,滙控提出私有化恒生,反映壞帳問題正在改善。
創立逾90年的恒生銀行,有大約400萬個客戶,不少市民對滙控私有化計劃感到突然。
郭女士說:「(光顧)數十年了,應有三、四十年,有些失落、都會有的,因它歷史都很久,及一向服務都好。」
李先生稱:「當然本地銀行好過外國銀行,中國人、香港人都是光顧香港銀行會有親切感。」
滙控以較高的溢價私有化恒生,有財金界人士認為,反映集團對恒生前景的信心。
臻享顧問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指出:「滙控認為恒生的壞帳差不多已到最壞,以後會有進步空間,(即使)將來第三、四季如果仍然有撇帳,私有化了後真的不需要大肆公布關於此方面的情況和處理方法,亦給予恒生暫時比較好的喘息空間。」
恒生今年5月曾經裁減大約百分之一核心業務員工,王良享預計,短期內不會再「炒人」。
王良享表示:「現在仍然保留兩個銀行牌照,取消上市地位,只不過帳目轉移至滙控,整合要等待有朝一日兩者出現重疊,才會大幅裁員。」
1933年創立的恒生銀行,是最大華資銀行之一,1965年4月股災,多間銀行擠提,有大批客戶湧往恒生提款,單日提走八千萬元,佔總存款六分一,累計整月失去二億元,最後由滙豐出手,以5,100萬元收購恒生百分之51股權,但恒生仍保持獨立運作。
之後為反映市況,在1969年創立恒生指數,成為反映香港股票市場表現的重要指標。
恒生七十年代於港交所上市,超額認購近29倍,總認購金額達28億元,相等於港府當年財政收入的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