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指定四個新魚類養殖區分階段啟用 料本地海魚養殖產量十五年內增十倍

發佈日期: 2025-10-06 23:3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指定四個新魚類養殖區正分階段啟用,預計本地海魚養殖產量可以在15年內增加10倍,明年將推出本地新品牌。

政府積極發展深海養殖,增加本地產量。前年指定四個新魚類養殖區,分別位於黃竹角海、大鵬灣、塔門和蒲台(東南)的海域,總面積約600公頃,適合養殖黃鱲鯧、白花魚等。

其中黃竹角海和大鵬灣的已率先啟用,年中起發出牌照,當中黃竹角海已批出13個申請。

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計劃進度,有議員擔心漁民轉型門檻過高。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陳凱欣表示︰「深海網箱成本貴,我一路擔心會否有人看見漁穫豐富,魚也是高價肉,會否有人以集團式租用,傳統漁民無法轉型。」

環境及生態局副局長黃淑嫻指出︰「現在很多都是漁民團體提交申請,我們也有要求,他們要有本地捕撈漁民,幫助他們升級轉型,我們在措施有保障漁民能參與這些深海網箱等。」

目前本地海魚養殖產量有600公噸,目標至2027年翻倍,15年內增加10倍。

民建聯漁農界議員何俊賢說︰「最難做就是市場,600噸都好,賣不出都是不值錢。」

黃淑嫻回應︰「我們也發展多元化產品,提升加工技術和產量,日後會擴充漁統處加工設施。其次,拓展內地市場也是我們重點工作。」

漁護署表示,明年年中會推出統一本地漁農產品的新品牌,又會跟本地認證機構和漁農團體,建立認證檢測和溯源制度。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