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室|退化性關節炎 與年齡、體重息息相關
發佈日期: 2025-10-06 20:12
港澳



膝關節退化,是指膝頭關節之間的軟骨,因為人體自然老化,或者曾經受傷等原因,而出現磨蝕及軟組織發炎情況,近年有一種新型的注射治療出現,大大改善了部分患者的情況。
剛過六十歲的Elsie,原本是長跑愛好者,由於關節退化,令她的腿部不能如常屈曲,運動前後亦無法正常拉伸,後來痛症更延伸至其他肌肉。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Elsie說:「左腳沒問題,但右腳做不到這個動作,只可以這樣,有些地方拉不到。有些肌肉舒鬆不了,不能伸展,變成會痛。」
醫生建議她嘗試新型注射治療,即自體血蛋白溶液注射治療,簡稱APS。這種療法過程大約一小時,先從患者體內抽取約60毫升血液,經過一個無菌離心機,進行處理和濃縮,再將有用的因子注射在關節內,以達到消炎和促進軟骨修復的效果。
治療有效期可達一至三年不等,醫生指該種治療適合早期至中期膝關節退化的病人。
骨科專科醫生張文康指出:「如果是晚期膝關節退化,例如關節已較僵硬,出現一些變形,或病人不想配合任何治療,只想進行注射治療,這些病人我們曾經試過,但效果不是特別理想。」
醫生又提醒,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因素,除了年紀增長,和體重亦有密切關係。
張文康表示:「因為我們都知道,如果體重比較高,膝關節的負重會比較多,引起退化性關節炎機會亦高很多,參考數據,如果一個人的BMI超過25,其實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會,是高出大約五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