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清講楚|甯漢豪:洪水橋增住宅地提高投標意欲 北都專屬法例對環評改動不大

發佈日期: 2025-10-05 11:3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稱正調整洪水橋片區開發要求,例如增加住宅地等,以提高發展商投標的意欲。又稱為北都設專屬法例,包括調整發展參數,不會對環評等有大改動。

政府加速發展北部都會區,當中洪水橋新發展區,年底起以片區開發,以及注資成立園區公司,營運產業用地,「雙軌」推動。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在本台節目《講清講楚》稱,會預先平整好20多公頃土地,園區公司只須負責上蓋建設及營運,減少投放資金。

至於另一幅涉十多公頃的片區,就會調整規劃,包括私人住宅地由兩幅變三幅,新增的一幅原本興建消防、救護設施。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另外我們都打算有調整,原本我們有一條頗長的公路,叫開發商助政府興建,但我們收到一個意見,稱這條路真的令負擔加大很多,可否由政府興建,這方面我們覺得政府做到。」

吸引力增加,但這個片區將改為「雙信封制」招標,即並非單純價高者得,會考慮其他因素,例如會否協助營運當中的產業用地。這樣政府會否更「蝕底」?

甯漢豪指:「它(片區)都涉及三幅產業用地,合共約五公頃,我們都覺得是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如何興建得快,其實都是我們要考慮的打分位。我不會覺得『雙信封』制等於蝕,政府都有個底,出價不會任就你(訂)。」

另一個加快方法,是為北都設專屬法例,甯漢豪稱並非2022年精簡整體法定程序的延續,亦不會減少城規公眾申述程序。

甯漢豪表示:「不是希望有甚麼大改劃程序再縮減,而是一些現有參數,我們作出一些微調,可否用簡單申請程序。其實它(北都)基建容量,按理一段時間都未用完,我們毋須太擔心,加少少容量或高度改一點,令交通有負荷,或者環境很受影響。今次無打算對環評程序有大改動,不排除在施工階段,有時有些地方不容許24小時施工,怕有嘈音,就要取得批准。但如果在新發展區施工,我們想提速,周圍又未有人入伙,是否能有簡單的程序(處理)。」

至於此舉能加快多少發展,她稱難以評估。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