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掏寶|世世代代住公屋 世襲公屋最幸福?
發佈日期: 2025-10-02 22:00
港澳



有人說住公屋很幸福,也有人說世世代代住公屋更幸福,「公屋世襲」的問題長期引起爭議。《新聞掏寶》重溫九十年代的特輯。
政府在新的長遠房屋政策白皮書,提出要在今年內取消目前公屋租住權,可以由子女繼承的做法,從而更公平分配公屋的資源。大部分公屋居民就認為,政府想借這個做法逼居民買公屋或居屋。
示威者稱:「我們不是世襲,我們不是世襲。我們有權居住,我們有權居住。」
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說:「體念親恩、照顧父母,是我們的本分。」
較早前政府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有關廢除公屋租住權自動世襲的建議,被公屋居民批評是違反特首照顧老人的精神。現行制度,公屋居民的子女經過收入和資產審查後,可以交市值租金來保留租住權,但取消世襲制後,將來他們就要交回公屋,有居民甚至露宿街頭宣示不滿。
有示威者表示:「我們代表子女露宿街頭,如果我去世,子女沒錢置業,房委會迫他們買樓、子女又沒有承繼權。房委會無良,迫使我們露宿街頭。」
房屋局副局長華賢仕稱:「一個住戶丈夫或太太去世,下一代人士,無論任何情況、無論是否富戶,已經變成了一個新的家庭,政府對這個家庭的看法是,應該和其他有需要,或者可能有需要住公屋的家庭,有同樣的待遇。」
不過部分公屋居民指出,取消世襲制度,無形中令家庭提早分化。
一名女士認為:「一聲令下取消子女繼承權,政府說等你去世子女才搬走,沒說過現在要他們搬走,但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誰會那麼乖等你死了子女才走?」
現在全香港一共有15萬人輪候公屋,平均要等六年半才可以上樓,梁彬一家五口已經等了六年。現在他們住在一間九十呎板間房,月租也要3,000元。全家晚上睡覺固然成問題,連白天子女做功課都沒有地方,大女兒只好在上格床上做功課。
大女兒指出:「我上來做,椅子又小,我自己又高,現在經常彎下腰,好像有點駝背,很辛苦。功課又多,不能全部放在這裡,只能一本一本看。」
梁彬現在失業,但最令他苦惱的,是業主口頭通知要收樓自住,他只能寄望早日上樓。他說不期望取消世襲制度後,立刻有公屋住,但始終這個制度比較公平。
梁彬指出:「世襲是一代傳一代,何來公平?子孫相傳?公屋是香港納稅人的財富,不是私人財富,這個財富應合理分配給有需要的人。」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