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室|留意淋巴癌警號 及早發現治癒機會高

發佈日期: 2025-09-22 20:1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根據醫管局數字,2022年香港有1,100人確診淋巴癌,是本港十大常見癌症中排名第八位。淋巴癌一般出現在年紀較大的人身上,不過亦有不少是20至30歲的年輕患者。

今年38歲的Clark,四年前確診淋巴癌第四期,身為健身教練的他,一直有健康飲食和運動習慣,所以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患癌。

淋巴癌患者Clark說:「那時候的徵狀不多,只是脖子腫起來,當時沒有覺得痛便不去檢查,誰知檢查後,切了出來化驗,便說是惡性腫瘤,還確定進入骨髓,已經是第四期。」

淋巴細胞遍布全身組織和器官,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有對抗細菌和病毒的功能,淋巴癌是指淋巴細胞出現基因變異,導致淋巴細胞不斷增生,形成惡性腫瘤。

淋巴細胞遍布全身,所以身體任何位置也能出現淋巴癌,亦很容易擴散至其他組織器官。血液及血液腫瘤專科醫生梁憲孫提醒,如果發現淋巴結持續脹大,而又沒有任何痛楚,便要特別留意。

血液及血液腫瘤專科醫生梁憲孫說:「觸摸到的是脖子、腋下、大腿縫的地方,我們胸腔和腹腔裡也有很多淋巴結,但這些要掃描才能看到,另外有些病徵,例如發燒、夜汗、體重消瘦,也很常見。」

淋巴癌與其他癌症治療方式不同,較多採用化療和標靶藥物治療,而治療時間一般是六個月。這種治療方式相對做手術,治療成效會更好。

梁憲孫稱:「採用數十年,但我們仍然用化療來治療淋巴癌,但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加一些標靶藥,例如單克隆抗體的治療方法,特別是對B細胞的淋巴癌也非常有效。」

醫生提醒,患者在接受治療後,抵抗力會變得較差,所以出入人多地方,最好佩戴口罩。而飲食方面,亦不要進食生冷食物,避免感染細菌。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