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前瞻|據悉傾向設專屬法例加快推進北都發展 有議員料不會犧牲質素

發佈日期: 2025-09-16 18:3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行政長官李家超明天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他指會有短、中、長的政策,發展經濟及改善民生。消息指《施政報告》會大篇幅談及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傾向設專屬法例推進。

行政會議暑假後復會,行政長官李家超帶同他第四份《施政報告》見記者,主題是「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同創未來」,封面沿用綠色。

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綠色代表活力,代表延續性,亦代表特區政府政策,及香港繁榮活力會延續下來,一年一年向前邁進,邁向更美好明天。」

李家超表示,重點仍然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據了解,較多談及加快北部都會區及產業發展。

北都發展方面,上一份《施政報告》已提及,在三個地方試行片區開發,即由發展商根據政府的初步規劃,負責大面積的開發,包括基建設施。當局早前稱,今年第四季先就洪水橋/廈村片區招標。

消息指政府最新傾向為北都設專屬法例加快處理,涵蓋批地、規劃,以至建築流程等的規管,務求拆牆鬆綁,亦不排除直接批地。有立法會議員贊同,相信不會犧牲質素或監管水平。

民建聯新界北議員劉國勳認為:「就算在香港不同區域,行不同的做法也不是罕見的,最簡單市民日常見得到就是,紅色的士、綠色的士,你在新界都會有新界的士,在市區也有市區的的士整個北都不單止是發展和收地,其(專屬法例)可能涵蓋一些經濟、產業、教育、旅遊、環境等。」

有立法會議員就建議,集中發展數類產業。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尚海龍表示:「最適合這個方向的就是『B+A』,B是Biotech、即生物科技,生命科技相關的企業,另外A就是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支持他們將有些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在香港生產,打向海外市場。」

另外,對於不少意見提出,推出針對性的消費券或服務券,支援本地餐飲、電影業等,據了解《施政報告》不傾向推出人人有份的「派糖」措施。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