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前瞻|據悉推低空經濟第二期試驗項目 業界倡分享數據共同制定目標

發佈日期: 2025-09-15 17: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據了解,《施政報告》將推出低空經濟第二期試驗項目。有參與第一期項目的公司認為,如果各參與者可以分享數據,共同制定低空經濟目標,有助進一步擴展。

去年本港多場無人機表演因為「電磁風暴」要取消。部分業界聯同大學等,透過蒐集氣象、地理等數據,創立「無人機起飛可靠指數」,希望被民航處或天文台採納成官方飛行「指標」。

今年3月,指數被納入為政府低空經濟「監管沙盒」首批項目。負責分析數據的成員指,「沙盒」身份令他們更方便。

香港信息安全普及教育中心創辦人龐博文稱:「可以向政府准飛無人機的場地申請做實驗,如在大頭嶺村天橋下,三面環車的封閉地方、天橋底。得到政府地圖公司、政府部門的幫忙,願意分享三維地理、空間數據予我。」

首批38個項目有部分仍未起動,據了解,《施政報告》將公布第二期項目。他認為政府應專注利用好首批項目。

龐博文說:「第一步應該是逐個嘗試,弄清楚技術可行性如何。至於將來合作或協同的話,政府就應在第二期想的事,可否融合技術?」

項目召集人指,「沙盒」項目仿似各公司將自己的「秘笈」提供予政府,但政府有何具體目標、如何轉化成經濟成果,仍未清晰交代。

無人機起飛可靠指數委員會聯合召集人林漢源表示:「香港政府在低空經濟資助暫時是零,現時我們僅小規模、在我們實驗場地做,但由於空域管理系統也好、基建問題未成熟,甚或政府未劃更多地方予我們做。第二期『沙盒』有很多項目大家想做,見到第一期『沙盒』大家仍不太成功,會否敢去申請呢?」

現時要做無人機表演,需向海事處、民航處、警方等申請牌照,需時至少一個月。無人機業界就希望,若符合某些條件,政府可拆牆鬆綁,豁免部分牌照,促進低空經濟發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