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院原訟庭刑事案輪候時間較長 司法機構稱爭議案審訊需時

發佈日期: 2025-09-15 14:3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司法機構指,各級法院大部分民事案件平均輪候時間大致達標。高院原訟庭刑事案輪候時間仍較長,預計大部分爭議案件審結後,有機會回復較穩定時間。

高院原訟庭截至今年六月完成處理約二百宗刑事案件,按年多三成七,民事案件亦多兩成,有約9,300宗,各級法院大部分民事案件,平均輪候時間大致達標。

刑事案件平均輪候時間就要差不多一年,要362日,主要原因是反修例及國安案件持續湧現,較複雜及被告人數較多,而且審訊期較長,過去有數宗案件審訊時間超出預計,導致約60宗案件需重新排期。

在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上,不少議員關注可否加快處理。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簡慧敏表示:「遲來的公義都有影響到公眾,如何看我們的公義,當然亦會對收押所等懲教設施有壓力,所以一定要加快。」

司法機構政務長梁悅賢稱:「我們預計今明兩年,大部分爭議案件排期審結後,有機會回到較穩定時間。」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謝偉俊指出:「國安法案件大家都知道法律原則,是擔保原則已改變了,特別多案件的被告一直在等候,但在監禁中,(輪候時間)一長就很不公道。」

梁悅賢說:「很多不能保釋的當事人,我們已將全部優先排期,給予這些案件,有些其他案件無可避免地排期受影響。」

另外,免遣返聲請等司法覆核申請,截至六月有約1.9萬宗,當中約四成二尚待處理。司法機構指二月起,委任合資格法律界私人執業人士為暫委法官,專職處理,今年上半年完成約1,300宗,是去年總數的七成五。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