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仲裁法》 李慧琼稱利好香港仲裁機構發展

發佈日期: 2025-09-13 18:3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新修訂的《仲裁法》,明確境外的仲裁機構可以到內地的自貿區工作。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表示,對香港是非常好的消息。

一連五日的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周五在北京閉幕,通過六條法例,包括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過往通過裁處理的糾紛,涉及金融、電子商務、建築工程、知識產權等。截至去年八月,全國設有逾280家仲裁委員會,當事人涉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修例完善涉外仲裁制度,拓寬涉外仲裁案件範圍,推進與國際通行規則相融通的中國特色仲裁實踐創新。

出席會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表示,標誌國家支持更多仲裁機構走出去、引進來,對香港是非常好的消息。

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說︰「因為以前香港或境外仲裁機構是不能直接進入內地,但今次法例明確境外的仲裁機構可以到內地的自貿區,例如南沙、前海等,開展仲裁工作。希望未來在試行基礎上,總結經驗後,除了在自貿區,我們香港的仲裁機構可去到更多地方,包括大灣區其他城市,進行仲裁工作,進一步發揮香港作為爭議或糾紛解決的一個中心。」

另外,李慧琼指她去信海關總署,跟進通關便利措施,包括不用任何證件,直接用面容辨識的「無感通關」、在港珠澳大橋口岸實施車上查驗,並以風險為本的安排,抽查行李等。

李慧琼稱︰「其實中央政府已公布文件,希望關於行李的便利,將大行李、小行李分開通道檢查。我留意到有些關口仍未實施,所以希望向海關總署建議盡快實施。」

她表示,海關總署已反映高度重視,但估計需時準備,會再聯絡跟進。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