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全港有逾500宗路面破損情況 倡政府引入投訴機制讓市民即時反映路況
發佈日期: 2025-09-12 20:30
港澳



有政黨調查發現,過去半個月,全港有逾500宗路面破損情況。其中中西區佔兩成,有約100宗。
西區石塘咀鄰近屈地街電車廠對出的一段德輔道西,電車路、行車線和行人過路處匯集,路面多處曾經修補,不少地方都凹凸不平。街坊表示,過馬路時都要加倍小心。
王女士表示︰「覺得走路時不太方便,老人家需要推輪椅,道路不夠平坦。」
陳小姐說︰「一些地方沒鋪磚頭,使用水泥就不是太好。香港地方小,肯定不及內地的街道寬闊,這裡路窄,人口多。」
民建聯過去半個月進行調查,發現全港逾500個地點出現道路破損,有五分一地點位於中西區,有多個巴士站附近的路面破損,部分有積水。
民建聯香港島西立法會議員陳學鋒指出︰「很多巴士到站停靠落客,重新起動的時候,巴士很重,會令路面的瀝青移位。」
民建聯推斷,由於不少馬路和行人路,用快乾混凝土和瀝青鋪設,日曬雨淋下,容易導致瀝青脫落,沙石流失,導致路面凹陷。
中西區區議員張嘉恩稱︰「圍住沙井蓋見到有碎掉的石屎,以及凹陷的情況,因為沙井蓋和石屎的物料不同,相容性不高,加上沙井鋪得不平坦,出現搖晃就會令旁邊的石屎濺起。」
據路政署資料,2022至2024年間,累計有85宗個案,因為路面出現問題導致市民受傷,向政府索償。民建聯促請政府考慮更換部分鋪路物料,以及就修路工程設立時限,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修復,確保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民建聯建議政府引入投訴機制,讓市民能即時反映路面問題,更有效監察路面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