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前瞻|據悉傾向再調高八大非本地生比例 周文港指須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發佈日期: 2025-09-12 23: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行政長官下周三發表《施政報告》,據了解傾向再調高八大院校資助課程非本地生比例。

港大今個學年非本地生已接近四成上限,校長張翔認為有空間增加,亦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長遠應該撤銷上限。

這裡是港大其中一個飯堂,只提供清真認證食品,午飯時間有不少非本地生光顧。

港大非本地生蔣同學說︰「港大的聲譽、學術氛圍,各方面來說都是一個很好選擇。」

港大本地生楊同學表示︰「資源有限,競爭會加大,可能宿舍,宿舍最近搶得很厲害。」

政府上學年起,容許八間資助大學學士課程,增加一倍非本地生,上限是本地生的四成。最終收了1萬7千多人,相當於本地生約兩成三。當中港大佔比最高,有約三成,其次是理大及科大。

當局未公布本學年八大收生情況,理大就稱本學年接獲逾2.1萬份非本地生申請,創了紀錄新高。

港大校長張翔亦透露,本學年接獲逾2.5萬份申請,按年升約兩成半,是歷年最多,將近用盡四成的「限額」。張翔接受訪問時,建議再增加非本地生比例。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指出︰「我覺得應該有空間(上調),但是同時我們(收生)標準要保持,但這我們也有其他的一些局限,我們的學生宿舍,這些硬件條件也要跟得上。」

據了解,新一份《施政報告》,傾向再放寬資助大學非本地生比例。

立法會議員周文港本身是大學副校長高級顧問,認為考慮到大學課室、宿舍的承載力,短期最多只能加至五成,隨著北都大學城建立,長遠不應再設限,強調在少子化影響下,需要非本地生成為本港人才。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文港稱︰「可能你覺得入大學變容易,但我們的高等教育,以至整個教育制度,將面臨空前挑戰,就是收到的學生回來,質素是越來越差。收取這些不同非本地生時,除了文憑試或內地高考成績,還可能來自IB、GCE,以至不同國際試不同成績,他們標準是相當高。」

入境處數據顯示,去年申請工作簽證留港的學士畢業非本地生,只有約二千人,周文港認為要創造更多工作機會。

周文港說︰「包括提供更多本地實習機會給這類同學,最重要是香港要有足夠而且優質、具吸引力的就業機會。」

至於本地生入大學機會,他指不會受影響,現時每年有1.5萬個資助學士學額,只供本地生報讀。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