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深圳設紀念館講述東江縱隊事蹟 曾營救美軍飛行員

發佈日期: 2025-08-30 07: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1938年,日軍侵佔廣州等地,共產黨在華南地方組織人民抗日武裝,與日軍開展游擊戰,後來發展成有一萬多人的東江縱隊,在港九地區亦有作戰。深圳有遺址和紀念館,講述他們的事蹟。

東江縱隊的司令部舊址,就坐落在距離香港不遠的深圳土洋村。

1944年8月,東江縱隊應中共中央軍委要求,在這裡舉行「土洋會議」,指明了抗日武裝的發展方向,縱隊自此由分散的游擊活動,轉變為較大規模的集團作戰。

東縱電台舊址也獲得保留。王衛平的父親王國華1944年加入東江縱隊,就是在這裡負責與中央聯繫及調動部隊。

東縱士兵後人王衛平說:「之前東江的年代,電台很重要的,沒了聯繫等於眼盲了。五至六年前,我和爸爸到過土洋村司令部,他很激動。回想當年情景,他很自豪很激動,當年的戰爭,現在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1944年2月,美軍轟炸被日軍佔領的啟德機場,有戰鬥機被擊中。飛行員克爾中尉跳傘,降落在九龍觀音山附近,獲港九大隊掩護營救。

在深圳的東江縱隊紀念館,講述了這段故事,有克爾與東江縱隊司令員曾生合影,亦有克爾傷癒後,被送回桂林的空軍基地前,坪山人民向他贈送的錦旗。

東江縱隊紀念館副館長唐琳表示:「東江縱隊的特點,其中是知識分子多,在營救美國空軍飛行員克爾中尉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給他一個字條,上面就是用英文去說明,我們帶你回家,那麼取得彼此之間的信任。同時在整個護送過程中,也有精通英文的戰士,也是我們游擊隊員全程跟克爾無障礙交流。」

東江縱隊的另一個特色是女戰士多,曾達到1,000多人,擔任運輸、翻譯、情報等工作。

深圳東江縱隊紀念館是由老戰士團體發起,民間集資興建,2000年建成開館,2002年移交政府。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