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多面睇|有議員稱分區誘蚊器指數覆蓋範圍大 難確認蚊患源頭
發佈日期: 2025-08-29 23:18
港澳



食環署指,現時在全港64個誘蚊器監察地區,每個地區平均放置約55個誘蚊器,但有議員指,部分有蚊患的地點仍未覆蓋到,希望當局可以檢視。
May姐住在調景嶺,家裡經常有蚊。
May姐說:「買這些貼上衣服,又不覺得很厲害,不過好像少了(蚊子)。」
這一區的白紋伊蚊誘蚊器指數,已經由今年6月最高峰的百分之9.3,回落至8月的百分之4.5。那蚊子到底從哪裡來?
May姐指出:「我覺得那些蚊都來自垃圾房,我一早6時左右洗完臉之後,我就點一個塔香,到夜晚吃飯前再點一個,點到差不多時間我就開冷氣。」
2021年起,誘蚊器指數的監察地區增至64個。食環署稱,每個地區平均放置了約55個誘蚊器。不過有區議員稱,區內的分區誘蚊器指數覆蓋範圍太大,無法確認蚊患源頭。
西貢區議員陳繼偉表示:「我們西貢區很奇怪,唯獨為何將軍澳南沒有自己的獨立數字?將軍澳南有這麼多屋苑,有10多萬人住,將軍澳南應該是分開幾個、放了在其他區域,實際上將軍澳南的指數是沒有的,我們現在掌握不到。」
有立法會議員指,部分區域不在指數監測範圍內,希望當局適時檢討誘蚊器覆蓋範圍。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陳凱欣稱:「譬如皇后山一帶,或者是在北區的地方,是沒有擺放誘蚊器,政府應該要看一看成本效益和影響的人口,定時去檢討有沒有需要增加誘蚊器。」
食環署指,誘蚊器的設置地點覆蓋人口密集的地方,又指最近三個月,署方已經在全港進行超過9,000次噴灑蚊霧的行動。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