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掏寶|邊個係天才 煩惱從何而來?
發佈日期: 2025-08-28 22:00
港澳



智商高是否等於天才?天才又是否「通天曉」?《新聞掏寶》重溫1996年的特輯,看看資優兒童的煩惱,以及家長培育孩子遇到的困難。
這三個小朋友的智商都超過130,被界定為資優兒童,一百個小朋友裡面,有兩至三個會有很高的天賦,包括智商超過130,或者創造力豐富,個別學科有好成績,視覺和表演藝術出眾,又或者有領導才能,心理活動能力偏高,有其中一樣表現的都稱為資優兒童,智商高是否等於好事呢?
蘇小朋友Benjamin,十歲,三年前已經測到IQ高過130。數月前,他和另外十幾個資優兒童到北京參加交流營。資優兒童即以前所說的天才兒童,在這次行程,其中一個遊覽的地點就是頤和園。
Benjamin說:「發掘到慈禧太后在興建頤和園時,動用很多人力物力,從此可見以前的人,對慈禧太后很尊敬。」
記者問:「你回香港後會不會多研究這方面的歷史呢?」
Benjamin回答:「會,試試去圖書館找書。」
Benjamin的爸爸是一個職業司機,有時會陪兒子去圖書館,他說很欣賞Benjamin有積極的自學態度。
蘇先生指出:「求知慾強,去了一個地方,回來會查資料核對,看看資訊是否有出入。」
記者問:「你覺得你的兒子能力在哪一方面?」
蘇先生認為:「說話和思維方面好點,他的腦筋轉得很快。」
蘇太兩年前要做手術,Benjamin親手畫的卡,他還一直保留。
蘇太稱:「他寫得很有趣,他寫『掛念的心是永遠跳動,不完的,我們支持你』,然後他就說『全世界支持你』,畫了很多名人。」
Benjamin十個月就會說話,歲半就開始認字,學習能力高,吸收力又快,但是當時蘇太從來都沒想過兒子可能是資優兒童。
蘇太表示:「我們不認識,在當時不認識,只知道小朋友比較聰明,學東西快。沒想到有資優這個名詞出現,不太熟悉。」
Benjamin正就讀小學五年級,其實發掘到Benjamin是資優兒童是很偶然的事,一切要從他小學二年級說起。
Benjamin說:「經常要見家長,有時上課不留心,抄不完堂課要留堂,鑽到桌下,把頭伸出來跟別人說話。真的很悶,那些老師上課很悶,坐了半個小時都不能動。」
由於擔心兒子有行為偏差的問題,蘇太三年前帶他去做測試,結果竟然說Benjamin是「叻仔」,智商超過130,即所謂的資優兒童。不過當時蘇太接受不了,資優兒童會有這麼多行為問題,所以一直沒告訴學校和朋友。
蘇太指出:「因為資優在我們心目中是全才,我們又覺得兒子不是這麼優秀,一來行為不是那麼好,如果我告訴學校他是資優的,別人真的會覺得他是資優嗎?」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