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促政府正視肥胖症 於基層醫療推動早期檢測

發佈日期: 2025-08-27 17:4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有調查發現近七成受訪市民,認為肥胖不是疾病,呼籲社會正視引發的健康風險。

世衞組織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將肥胖列為全球性流行病。本港衞生署在三年前的調查發現,全港15至84歲的年齡組別中,逾三成人屬於肥胖。

「香港關注肥胖症聯盟」今年五至六月以問卷方式,訪問約500名市民,當中近七成人不認為肥胖是病。

何謂肥胖?其中一個指標BMI,以體重和身高計算出一個數值。以亞洲成年人標準,數值超過23已經是「過重」,達25或以上則屬「肥胖」。

調查發現近四成受訪者達這兩個水平。屬「肥胖」的一百人中,三成三覺得自己只是「微胖」。但BMI適中或過輕的人,逾七成覺自己「肥胖」。是否肥、除了主觀覺得,身體出現警號就最明顯。

Edward稱:「我最重時達110公斤,即約250磅,我的關節會痛,很易出汗、甚至覺得自己有體臭,房間也不想離開,覺得自己很骯髒。」

外科專科醫生黃健鴻說:「這個病(肥胖症)成因,不單是患者自身責任,亦牽涉很多荷爾蒙平衡,中樞神經指示等,可導致很多種慢性疾病,而可直接或簡接影響健康或性命。」

另一個「肥胖」的衡量標準就是腰圍。男女分別逾36及32吋,屬中央肥胖,五成BMI適中的人,近一成腰圍都超出理想水平。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袁美欣指出:「我們所有的BMI、腰圍,其實也是希望估算到究竟(體內)有多少脂肪量,若男士超過兩成體脂,女士超過三成體脂,我們就會界定為過多脂肪。」

團體促請政府正視肥胖症,在基層醫療推動早期檢測,將新型減重藥物納入基本藥物清單及資助等。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