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發現用於治療HIV小分子藥物可有效延緩肌肉衰老
發佈日期: 2025-08-20 19:00
港澳



中文大學醫學院發現,用於治療愛滋病病毒HIV的小分子藥物,可有效延緩肌肉衰老。
70多歲的鄧女士,兩年前發現腿部腫脹,求醫後確診患上肌少症。
鄧女士說:「上落樓梯比較困難,和沒有甚麼力量,像扭毛巾、飲品,我幾乎都做不到。」
患上肌少症的比率隨年齡增加,本港每7個年滿65歲人士,就有一人患肌少症,骨骼肌肉質量減少,肌肉力量及功能衰退情況,比因年齡增長而出現的相關症狀,更加嚴重,跌倒及骨折風險亦較高。現時無特定藥物可治療。
中大醫學院團隊收集兩個年齡組別的男性活體肌肉樣本,分離出逾五萬個細胞核,進行單細胞多組學測序,並整合五個衰老基因數據庫,繪製人類老化肌肉細胞衰老圖譜,發現年長群組的骨骼肌中,衰老細胞及所分泌的活性分子,即SASP因子較為活躍,會促進慢性肌肉發炎等情況。
團隊用老年小鼠做測試,服用高劑量、用於治療愛滋病病毒HIV的CCR5拮抗藥物,三個月後,小鼠肌肉組織內聚集的發炎細胞減少一半,證實相關藥物可阻斷SASP因子誘發的細胞互動,從而延緩肌肉衰老。
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教授王華婷稱:「這個藥是第一代抗HIV的藥,它除了HIV治療,也可以治療一些炎症,因為它實際上有阻斷炎症作用,在老鼠身上,我們看到治療肌肉衰老非常有效。」
研究團隊表示,希望未來更多人認識肌少症,並建議市民培養運動習慣,保持健康體格,減低患病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