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款學童皮鞋樣本被驗出含致癌物等有害物質 嚴重或影響生育
發佈日期: 2025-08-14 19:02
港澳



消委會檢測學童皮鞋,28個樣本近半都含有致癌物或塑化劑,可能導致皮膚炎,嚴重的甚至影響生育。
還有半個月就開學,小朋友長大的快,新學年可能會買對新鞋。
消委會測試28款學童皮鞋,售價198至599元,有13款檢驗出有害物質,包括甲醛、芳香胺等。有兩款更驗出致癌物「六價鉻」,分別含4.5毫克及5毫克,超出歐盟每公斤3毫克上限,有機會導致皮疹及接觸性皮膚炎。
消委會可持續消費小組副主席陳建年說:「『六價鉻』一般是從用於動物皮革油製工序的『三價鉻』氧化而成,由於可引致肺癌,因此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歸類為第一組令人類患癌的物質。」
消委會研究及普查總監張昕帆表示:「有汗的話,有機會通過襪子,令小朋友皮膚接觸到『六價鉻』,如果小朋友的腳,經常有敏感或紅疹,就不要再穿懷疑有問題的鞋子,也要看醫生去處理。」
另外有兩款鞋,在內底及鞋墊驗出含有具生殖毒性物質的塑化劑,包括DEHP、DBP等超出歐盟標準,或對性功能、發育有害,其中一款鞋含量,更超出歐盟標準86倍。
消委會指,一般而言,塑化劑不會有效地透過皮膚吸收,但如果有傷口或濕疹,則會增加風險,家長應教導子女穿脫鞋子後要洗手,避免因接觸口部或食物,間接攝入塑化劑。
消委會不建議兒童穿著大一個尺碼的鞋,鞋頭空間最多預算為大約0.5至一厘米,即係大概一個手指頭嘅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