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室|慎防慢阻肺病急性復發
發佈日期: 2025-08-11 20:17
港澳



慢阻肺病是全球第四大致命疾病,目前全球估計有大約三億人患有,患者平均每年會有一至三次急性發作,一旦病情嚴重,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曾經有30年煙齡的黃先生,50幾歲開始出現氣喘情況,經過檢查才發現原來他有慢阻肺病。
慢阻肺病患者黃先生說:「日常生活有很多影響,做事要慢慢來,不能夠太快,好像走斜路般,有段斜路可以走,可以走盡量都會走,不夠氣便要停下來休息,回過氣之後再走,所以活動空間和範圍有規限。」
慢阻肺病是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病的統稱,症狀包括痰多、經常咳嗽、氣促等,而吸煙是該病的主要成因。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郭宏駿稱:「如果是慢性支氣管炎,或者發作期間,旁邊的黏膜比正常厚,或者是發炎,會有水腫的情況,部分因為氣管旁邊的肌肉收窄,令病人難以呼吸。」
目前針對慢阻肺病的治療方案,主要依靠吸入式藥物控制病情,但由於該病不能治癒,遇上冬季流感高峰期,或是轉季時節,有不少慢阻肺病患者需要送院,甚至有生命危險。
郭宏駿指出:「如果患者發作,有數據顯示,只需要一次嚴重發作,去到住院,一半病人於三年內會去世。」
醫生提醒患者,平日遇上氣温或濕度突然轉變,接觸不同的污染物,甚至是病毒細菌,都有機會出現急性發作情況,建議患者應盡量接種各類相關疫苗,做足全方位保護。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