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室|及早辨識 提防中風

發佈日期: 2025-08-04 20:1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在香港有八成中風患者是屬於缺血性中風,醫生指這一類病人中風後,如果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最終會因腦神經細胞受損,令身體機能受破壞。

已退休的Andy,平日很喜歡約朋友打乒乓球。不過,在52歲那年因為患上缺血性中風,自此身體的活動能力大不如前。

缺血性中風患者Andy說:「記得早上起床時,發覺為何右手右腳很沉重,要用很大力氣才能提起身體。後來當沒事如常上班,哪知道還是不行,越走越向側走,側向右邊撞向牆。」

中風是一種腦血管疾病。當腦血管栓塞,就屬於缺血性中風;如果腦血管破裂出血,就屬於出血性中風。而無論是哪一種中風,由於都影響腦部血液和血氧供應,一旦腦神經細胞受損,甚至壞死的話,最終患者的身體機能就會被破壞。

醫生提醒,缺血性中風病發後,有3至4.5小時的黃金治療期。一旦錯過的話,每一分鐘會有多達190萬個腦神經細胞受損,所以一旦有中風症狀就要立即入院。

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張記暢指出:「通常血管栓塞很突然,所以症狀很突發,包括是手腳麻痺、視野不清楚、走路不穩、頭暈或者有暈眩。有些病人症狀會很短暫,意指數分鐘後,甚至數個小時後便消失,這是短暫性腦缺氧或『小中風』。雖然是『小中風』,但不是小事,因為在這些情況下,很多時是『大中風』先兆。」

目前治療缺血性中風,是利用靜脈注射或者手術,幫病人疏通已堵塞的血管。不過Andy中風後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導致右邊身癱瘓。後來,用了近一年時間做復康才能重新走路,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