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首宗輸入個案患者住所一帶加強滅蚊 有屋苑自發加強防範蚊患

發佈日期: 2025-08-03 18:3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當局就本港近日首宗基孔肯雅熱輸入個案,加強滅蚊,尤其是患者居住的觀塘安達邨一帶。
 
食環署人員在安達邨對開山坡噴灑蚊霧,又在路邊渠口及雜草滅蚊。

12歲男童周三由佛山回港後,確診基孔肯雅熱,是本港今年首宗輸入個案。他住的觀塘安達邨,房署已即時加強全邨消毒,關愛隊亦向居民派發單張及蚊貼等物資。
 
安達邨居民張先生稱︰「我平時下來都不見有很多蚊,可能山邊那邊會多些,我們住得比較高層,滅蚊工作做得好應該沒事。」
 
安達邨居民李女士說︰「都擔心小朋友。哪裡痛、是否關節痛,他未必會清楚。出來前都會噴蚊怕水,之後還會貼蚊貼。」
 
當局不排除本港會出現小規模爆發。有屋苑自發加強防範蚊患。先用冷霧噴灑植物,蚊子接觸植物表面後就會死亡,搭配熱霧機,令藥劑大範圍擴散,可殺滅在空中的蚊子。
 
灝景灣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李永權指出︰「若我們每周都做,暫時應該足夠。下雨當然會多少影響效果,有疫情的關係,做了好過不做,至少將現時在附近範圍的蚊子先殺死,大雨時亦會派清潔工人視察,包括看看渠口有否堵塞,或有水坑的地方需要掃水。」
 
他們稱,亦會定期與政府部門合作。
 
灝景灣業主立案法團主席李永權表示︰「一入了蚊患季節、即夏天,我們會約同康文署及食環署,每個月都會做聯合滅蚊大行動,食環署會做屋苑(外圍)所有公眾地方,康文署就會看附近公園,就不會我們滅蚊,蚊子就走去別處,別處滅蚊又走回來。」

市民在家居又可如何防蚊?食環署就呼籲,要徹底清除家中可供蚊子滋生的地方,定期更換花瓶積水,及妥善棄置汽水罐或飯盒等容器。


【延伸閱讀:基孔肯雅熱】

患者感染基孔肯雅熱後會出現發燒和嚴重關節痛。「基孔肯雅」是源自非洲馬孔德語中的一個詞,意思是「變得扭曲」,描述患者關節疼痛彎着腰的模樣。其他常見症狀包括肌肉疼痛、頭痛、噁心、疲倦和出現紅疹。症狀通常是自限性的,一般持續數天。但有些患者的關節痛可能會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由基孔肯雅熱所引致的嚴重症狀及死亡十分罕見,並多數與其他已存在的健康問題有關。大部分患者可以完全痊癒。在偶爾的情況下,基孔肯雅熱病毒可引起眼、心臟及神經的嚴重併發症。新生兒、年紀較長人士及長期病患者出現重症的風險較高。

治理方法:
目前沒有特定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基孔肯雅熱,治療方法主要是紓緩症狀,包括使用退燒藥、止痛藥和補充體液。

資料來源:衞生署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