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安大廈停電|料最快凌晨陸續恢復供電 有住戶指法團管理不夠妥當

發佈日期: 2025-07-31 23:0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觀塘仁安大廈部分住戶停電超過兩天,業主立案法團指,預計最快凌晨陸續恢復供電。

入夜後,仍有工程人員維修觀塘仁安大廈電表房,安裝新的電箱。

業主立案法團晚上舉行大會,交代電表房維修進度和工程費用等,討論了約20分鐘。有住戶不滿,稱現時法團管理不夠妥當。

仁安大廈住戶黃先生說:「我們在這裡住了數十年,現在搞到混亂,現在也要交(後備金),大廈到時維修時算些後備金,算多些錢在其中。」

另一名仁安大廈住戶黃先生指出:「沒辦法、意外的事,何時處理好、就何時有電。」

有60年樓齡的仁安大廈,周二黑雨期間,電表房懷疑短路起火,導致停電,多間地舖等至今仍未恢復營業。

屋宇署資料顯示,大廈有56個個別單位及8個分間單位,未有遵從屋宇署發出的清拆命令,最早的在2007年已發出,即18年來都未有遵辦。亦有兩個公用部分,未有遵從樓宇修葺令及渠務修葺令。

有測量師認為,事故反映部分舊樓欠缺維修保養,支持當局修訂《建築物條例》,提高罰款以增加阻嚇力。不過,全港30年以上樓齡的舊樓多達2.8萬棟,難以單靠屋宇署巡查和執法,建議設立新的公營機構,專責驗樓和維修,完成後向業主追收費用。

資深建築測量師何鉅業表示:「萬一業主不做(維修),有一個政府機構可出來,組合、統籌、有規模地做,他們(業主)不做的維修工程,當然要加強罰則,甚至增加成本費用,希望業主自己做,萬一真的沒有能力做,都有部門『守龍門』。」

他又表示,物管公司作為業主的代行人,巡查時一旦發現大廈存在安全隱患,有責任主動向業主立案法團提出,避免問題惡化。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