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組織指政府新措施冀打擊內地「考試移民」 不影響人才來港意欲

發佈日期: 2025-07-31 18: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收緊資助專上課程申請門檻,各項人才計劃中,持受養人簽證入境、未滿18歲的學生,須居港滿兩年,才能申請資助學額。有關修訂設過渡期,2028/29學年起全面實行。

有關注組織認為,政府是想打擊內地有補習社鼓吹「考試移民」,新措施不影響人才來港意欲。

郭婷婷丈夫是優才,從浙江來港兩年多,三個小朋友都在香港讀書。

郭婷婷稱:「傾入的精力、物力、財力,遠遠高於在深圳求學的孩子。但我個人更傾向於孩子能在香港接受文憑試教育,尤其接受香港三文兩語的優勢。」

郭婷婷有朋友是「考試移民」,即是子女在內地生活、讀書,以自修方式及本地學生身份,考入「八大」。政策收緊後,她認為對本港學生更公平。

郭婷婷認為:「很多家長把『考試移民』,稱為『彎道超車』,政府通過這行為,更好提高教育資源分配和照顧香港本地學生利益。」

關注高才組織認為,政府新措施只針對少數人,不影響高才來港意欲。

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尚海龍指出:「政府今次出了這規定,我認為是要堵截一種趨勢,網上所謂補習社,或在內地的很多補習學校、課程班,有些宣傳過了火,完全是誘使相關人才,不用自己過去(香港),又不用子女過去。」

教育界指,措施有效堵塞漏洞,防止公共資源被濫用,兩年期限亦合理,當局應同時增加學額,避免高才子女無書讀。

教聯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表示:「特別是高中很有難度,不少高才家長反映,試過叩門入很多第三組別中學,都是不成功,然後才選擇回深圳上學。新安排下不排除,有些人繼續居住在香港,但找不到中學,就要在香港補習社學習,亦有可能跨境回深圳讀文憑試學校。」

他指政府長遠應吸引更多外地學生自費來港讀書。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