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清講楚|蔡宏興稱檢討七年樓齡補償機制有逼切性 將多用新方法吸引投標

發佈日期: 2025-07-27 11:33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市建局新任行政總監蔡宏興稱,檢討「同區七年樓齡」補償機制有逼切性,但手上六個重建項目會沿用現有機制,而未來會多用新方法吸引投標。他又建議,盡快分階段強制業主儲錢,做預防性維修。

市建局近年的重建項目,經常「高買低賣」,蝕錢影響財政,正檢討以「同區七年樓齡」,釐定收購價的補償機制。

行政總監蔡宏興在本台節目《講清講楚》稱,絕對是其中一個上任後的工作。

市建局行政總監蔡宏興指:「我想已開展的六個項目,會照現時補償方案繼續進行的。」

記者問:「這個檢討你認為有否迫切性?樓市現時是一個下行狀態。」

蔡宏興說:「並非市場好抑或不好。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舉例拿100元做一個項目,我們製造的價值可能是100元以下,城市老化不會停下來,會愈來愈迫切。不是政府去收的話,私人去收究竟肯付多少錢,其實都有參考價值。」

他稱同步要提升項目價值。而除了地積比轉移,土地用途要彈性,亦會多用新方法吸引發展商投標。

蔡宏興說:「一些舊巷,可能已不需要,是否可以街道整合,將街道面積釋放出來在重建計劃,令將來重建計劃價值增加。地產商除了投標時付首期,其實達到某一個收入之後,都有分紅的,這個更加,我們將來加大彈性方面做多點。拆完樓,很多時我們要等地產商進場,才能做前頭工程,包括有一些電纜、水渠,要轉移離開地盤,這些其實可以是,我們早一點自己先做,讓發展商進場時,對風險管理更加容易。」

至於會否因應樓市,將更多樓盤轉賣為租。他稱若租務市場持續火熱,不排除這個可能,但不影響資金回籠做重建,因為可透過融資處理。

他又建議盡快分階段強制業主儲錢,做預防性維修,延長舊樓重建時間。

蔡宏興指出:「新樓其實可即時推進,因為大家新樓都有一些公契,寫明大家小業主,維修保養的責任。五、六十年(樓齡)的樓,它一直都無這個基金存在,你今天突然間立刻強制性,可能就困難。不如我想第一,要先有一個好的管理,因為仍然有很多大廈,連管理公司都沒有的,是否可在這一方面立法。」

他認為儲錢計劃僅應覆蓋樓齡約30年或以下樓宇。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