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勝利80周年|遺留化武禍及後代 軍票作廢港人索償無期
發佈日期: 2025-07-20 10:43
港澳



抗日戰爭結束80年,但遺害仍然殃及後代。在內地有平民被日本戰時遺留的化學武器所傷,影響一生。而在香港,歷經兩代人努力,仍未能為軍票索償。
日軍侵華期間,專門研究製造化學毒氣的516部隊,曾經在齊齊哈爾駐紮。2003年8月4日,有工人從地下掘出五個已經生鏽的金屬桶,打算將金屬桶切割處理,令桶內毒劑外洩,事件合共毒害44人,王成是其中一名受害者。
日遺化武受害者王成說:「往下到這兒,這腳、這地方全是植皮,站的時間長就有點癢、特別疼,完全沒有想過這是個毒氣,就以為是油腐蝕了。」
戰爭結束後,仍然有大量的日軍化學武器遺留在中國境內。根據聯合國《禁止化學武器公約》,日本原本要在2007年前完成銷毀工作,但日本四次逾期,處置進程嚴重滯後。
王成表示:「像我們這些人,就沒有人管你,其實日本政府應該把這個東西收回,他應該把這些東西賠償,應該解決這個問題。」
香港市民亦受到戰爭禍害,在香港的日佔時期,日軍發行大量軍票強迫市民兌換,以2元港幣兌1圓軍票,後來變為4兌1。
香港索償協會副主席劉文指:「日本強迫我們兌換軍票,發現你不用軍票,要抓你去坐牢或槍斃。」
香港索償協會在1968年成立,當時持有的軍票總額達5.4億,現在只有約3億。不過他們仍希望可以如願向日本索償。
香港索償協會副主席劉文說:「日本人投降後一走了之,沒有兌換港幣給香港人,日本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政府。軍國主義發生的戰爭是非法的,這個戰爭受害人是老百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