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倡屯門西及龍鼓灘填海打造「智綠產業港」 料可創造3.5萬個就業機會

發佈日期: 2025-07-18 23:3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發展局建議在屯門西及龍鼓灘,填海約190公頃,打造「智綠產業港」,以園區方式,發展綠色新能源及物流業等,估計可創造3.5萬個就業機會。

北部都會區規劃陸續公布,根據發展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提出在屯門西及龍鼓灘,以園區式發展,約301公頃的「智綠產業港」,當中約190公頃會透過近岸填海造地,七成多面積位於龍鼓灘。

當局計劃以產業導向,在龍鼓灘北面預留約54公頃,發展綠色及新能源的儲存及製造設施,如生物柴油、綠色甲醇等。以及南面約47公頃,發展先進建造業園區,作研發、測試及認證等,如設置「組裝合成」等相關設施。亦計劃興建跨灣橋,連接龍鼓灘新填海區及龍門路,應付區內新增的交通需求。

至於屯門西近屯赤隧道,原計劃發展住宅。局方發言人指,考慮到周邊已有多項工業設施,相關用地發展亦受機場高度限制所限,改為發展產業,包括會用32公頃興建回收再造業、園林廢物回收等設施,亦會推動將本地廢料,升級再造為高價值產品。

至於現有佔地約65公頃的內河碼頭,由於近年泊位使用率處於低水平,建議縮減至35公頃,維持現有用途。餘下彈性容許作其他現代物流業用途。另有約四公頃土地,將用作重置屯門公眾貨物裝卸區。而裝卸區原址鄰近民居,會再計劃發展作住宅及社區設施等。

局方強調龍鼓灘的填海面積,較2020年時的建議減少三分一,生態調查預期,不會對生態造成不良影響。

至於工程造價,局方稱未有準確估算,對發展及融資模式持開放態度,即使無私人發展商參與,政府亦會承擔填海工程,目標2028初開始龍鼓灘填海,翌年產出首批用地。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