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多面睇|分析指過渡性房屋供求開始飽和 學者倡政府准營運機構放寬入住資格

發佈日期: 2025-07-18 22:5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至今撥款116億元資助非政府機構興建過渡性房屋,分析指,過渡性房屋供應面臨飽和。有學者建議政府容許營運機構放寬入住資格,善用資源。

這兒是元朗過渡性房屋「同心村」。Connie兩年多前搬來,她指最初不知道甚麼是過渡性房屋,但參加簡介會後,就被這裡的服務和環境吸引。

Connie說:「會帶我們參觀示範單位,會帶我們看一些設施,還有這裡有一個綜合服務中心,有很多活動讓我們參與,令我們身心靈都健康。那些街坊很好,而且社工也很好,互相幫助。」

截至5月底,本港有42個過渡性房屋項目投入服務,新界12個項目,平均入住率約是7成,市區和擴展市區30個項目,入住率就有百分之88,但有分析指,過渡性房屋供求開始飽和。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助理教授王柏林稱:「可能有一部分最需要的人,現在已經安置了。其實輪候公屋的人有不同種類,有些其實是相對高收入的。」

政府就預計,今明兩年還有2,700多個新的過渡性房屋單位落成。有學者認為,政府可讓營運機構放寬入住資格。

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助理教授陳紹銘指出:「在一些基層家庭,有些會面對家庭暴力,甚至有些面對逼遷、天災人禍,可以有多些彈性,讓社福機構收容一些有需要家庭或緊急個案。」

房屋署回覆指,營運機構可申請調整不同租戶的比例,截至5月底,已有27個項目獲批調整租戶比例。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