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季塌樹風險增加 理大團隊研發系統收集樹木傾斜等數據監察倒塌風險

發佈日期: 2025-07-13 12:1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踏入颱風季,塌樹風險增加,有本地大學科創團隊成立的公司研發系統,通過收集樹木傾斜、震動等數據,監察倒塌風險。

想知樹木是否健康,用這個儀器就可幫樹木做「身體檢查」。圍著這棵樹繞一個圈、上下掃描,馬上生成這份立體的「體檢報告」。最後安裝傳感器,收集傾斜度、震動和環境溫度變化,方便長期監察倒塌風險,目前已在全港一萬多棵樹安裝。

樹聯綠碳科技董事總經理陳柏坤說:「一個就是它角度傾斜的趨勢,另外一個就是它一個抖動的一個幅度,這兩個其實都是在說,這棵樹木樹根穩固程度的變化。它出現了擴大,甚至是持續性的傾斜,其實這個會是倒塌前的一個健康警報。」

系統由理大團隊研發,早前參加貿發局創業比賽,拓展合作網絡,目前已跟本港公營機構、學校和物業管理公司,以及日本和新加坡當地機構合作。

根據發展局回覆,目前全港有約160萬棵樹,有約1,500人管理,即平均一人管理逾一千棵樹。科創團隊希望系統有助減輕人手不足的問題。

本港過去一年接獲約390宗塌樹報告,踏入風季和雨季,樹木問題更迫切。上月黃色暴雨警告生效後,伊利沙伯醫院停車場就曾經有一棵約7米高的大樹倒塌。

教大地理與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表示:「如果是大樹、珍貴的樹,你就要想辦法托著它,或者用繩索拉住它,希望它輔助之下,不會被風那麼容易吹倒。如果土壤的質地差、土壤的溶積不夠,根是無法正常發育。你有選擇的,就不一定要在小位置、在不足夠的土壤條件下,種一些將來會長大的樹。」

詹志勇又建議,當局可由樹木辦統籌統一管理樹木,避免分散多個部門,增加效率。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