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倡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 議員憂私家醫生報價「高開低收」
發佈日期: 2025-05-25 18:00
港澳



政府建議修例,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若私營醫療機構最終收費超出預算兩成,要向病人書面解釋。有議員擔心,有私家醫生報價時會「報貴些」。
醫務衞生局早前向立法會建議探討就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立法,規定私家醫院、日間醫療中心和診所,必須用指明格式提供收費表,列明基本服務及最常進行的指明治療及程序收費。
如病人進行指明治療及程序,院方要提供預算表格。如最終費用超出預算兩成,要向病人提供書面解釋,亦規定私家醫院每年呈報收費等數據。
有立法會議員指,收費透明度提高,能增加市民接受私營醫療服務誘因,減輕公營醫療系統壓力,但擔心報價會「高開低收」。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陳凱欣說:「只要醫生用最安全,與病人說,報一個價最安全、最保守,所以價錢比預期報高些,這個是希望你有心理準備。很自然,醫生報價會高於百分之20,免卻日後是否報低了。最後病況或手術出現較複雜情況後,真的收高了百分之20,其實醫院行政費和私家醫生要花時間寫報告。」
保險界則期望用統一格式的表格報價,市民能比較收費,解決醫療通脹問題。
保險界議員陳健波指出:「我們留意到,很多時醫生根據你保額上限,盡量收費貼近上限。你看到無保險反而更便宜,有保險反而更貴。這事實上令醫療索償額不斷增加。如果你知其他醫院收費,都低過這位醫生報價很多,第一有壓力,第二病人有權決定,是否在報價醫院去做(醫療程序)。」
他又期望收費更透明,減少不必要醫療程序,長遠能壓低保費增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