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醫院將以公私營協作模式運作 發展計劃辦事處強調非與私人市場競爭
發佈日期: 2025-05-25 11:01
港澳



本港首間中醫醫院預計12月起投入服務,會採用公私營協作模式運作,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表示,最快9月公布收費詳情,又強調醫院並非要同私人市場競爭。
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說:「私家服務是必要元素,不是指是否節省金錢或是否賺錢,完全沒關係。剛才我們說到要推動中醫藥發展,要聯同業界共同提升香港中醫藥實力,業界是私營市場,有百分之九十的業界屬私營市場,所以我們不可與他們做競爭者。有些服務如果(中醫醫院)成功因為便宜,外面市場就做不到,我們希望帶動,所以具有私家服務,以私家營運的模式,將成功的服務轉移到私家市場,跟他們協同,業界可以參與中醫醫院的服務,無論服務、科研、培訓等都可以參與。」
【延伸閱讀:中醫醫院發展計劃】
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已訂明有關中醫藥未來發展的政策。《基本法》第一百三十八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自行制定發展中西醫藥和促進醫療衞生服務的政策」。
政府在《2013年施政報告》中宣布,決定於該年成立「中醫中藥發展委員會」,集中研究政策措施,發展中醫中藥業。在《2014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宣布已在將軍澳預留一幅土地,作興建中醫醫院之用。
其後,在《2017年施政報告》中,政府宣布出資興建中醫醫院,並以招標方式挑選合適的非牟利機構,負責管理、營運及保養中醫醫院。
政府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確立將中醫藥定位為本港醫療系統的重要部分。具體而言,將來中醫醫院會提供一系列政府資助的住院和門診服務;18間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會在地區層面,提供政府資助的門診服務;而醫院管理局會繼續在特定的公立醫院,提供由政府資助的中西醫協作治療住院服務。上述三個部分在服務範疇上相輔相成,可為市民提供全面的政府資助中醫藥服務網絡。
同年,醫務衞生局(前食物及衞生局)成立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負責監督中醫醫院計劃的發展,並推動中醫醫院的規劃、招標、興建和啟用工作,以及委託合適的非牟利團體營運中醫醫院。
於2024年10月9日,香港首間中醫醫院獲命名為「香港中醫醫院」。
資料來源:醫務衞生局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