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兒童感染新冠後出現「長新冠」 醫生籲家長及早安排子女打針
發佈日期: 2025-05-17 13:02
港澳



本港新冠活躍程度創一年新高,有兒科醫生指,部分兒童感染完新冠後出現「長新冠」症狀,影響嗅覺或味覺,持續半年至一年,呼籲家長為他們及早打針。
新冠病毒持續活躍,截至上星期六,衞生防護中心一個月內,錄得81宗成人嚴重個案,當中30人死亡。另外,亦包括5宗兒童嚴重個案,其中3人無接種新冠疫苗。
有兒科醫生指,據研究,大約一成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會出現「長新冠」症狀。
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主席關日華指出︰「有某些可能對認知有障礙,及不同器官會有影響,有些會思考變慢、頭痛等的情況。長新冠持續半年至一年,如味覺及嗅覺消失。另外,多數約一至兩年後,病徵完全康復。疫苗接種預防新冠感染,可以幫助減低不單是感染後的重症,另外也可減低後遺症。」
另外,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估計,社區群體免疫減少與病毒株變異,有可能令近期感染數字上升。
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表示︰「由去年至今約六個月,期間大部分香港人都沒有碰到新冠病毒,血液中就有JN.1等抗體都已經消失;再加上轉為KP.3(變異病毒),當然是有關的,開始積累一定數量的市民,導致病毒進入到社區,出現大面積傳播。」
他呼籲長者和兒童等高危群組及早接種疫苗,減低重症風險。
【延伸閱讀:長新冠】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世衞)的資訊,大約百分之10至20感染2019冠狀病毒病的人士,可能會繼續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的中長期影響,這些影響統稱為新冠肺炎長期影響或「新冠肺炎長期綜合後遺症」 (「長新冠」)。
「長新冠」的常見症狀包括疲倦、氣促、認知功能障礙、頭痛、胸痛、關節疼等,可能會對日常生活帶來影響。個別人士(尤其是兒童)可能會有多個器官受到影響,或出現自身免疫情況。
「長新冠」的症狀可以在急性感染後的初期康復階段新出現,或是從一開始時持續下來,病情可隨時間變化或反覆。雖然現時仍未清楚這些徵狀會維持多久,但目前的研究顯示,患者可以隨著時間而改善。
有研究顯示,「長新冠」較常在2019冠狀病毒病重症患者出現,但任何人(包括輕症患者)在感染後,都有機會出現此情況。
根據世衞資料,接種新冠疫苗可減低「長新冠」的發病率,亦有研究顯示,接種了新冠疫苗的人士,與沒有接種疫苗的人士相比,即使他們感染了,亦較少出現「長新冠」情況。
資料來源:衞生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