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GDP擴張速度加快 惟本地消費仍疲弱

發佈日期: 2025-05-16 18: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今年首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百分之3.1,擴張速度加快。增長主要由出口帶動,不過本地消費仍然疲弱,私人消費開支更錄得跌幅。

政府指本港經濟在第一季穩健增長,本地生產總值按年擴張百分之3.1,增長速度加快,較對上一季多0.6個百分點。

貨物出口成為重要動力,由於預期美國關稅在四月初大幅上升,部分貨物提前付運帶動出口,整體貨物出口增加百分之8.4。加上訪港旅客增加,及跨境運輸量增多,整體服務輸出明顯擴張,增幅為百分之6.6。

整體投資開支重拾溫和增長,按年升百分之2.8。不過本地消費依然疲弱,私人消費開支錄得百分之1.1的跌幅。

政府預期,外圍環境仍然不明朗,不過有信心第二季出口表現可維持。

署理政府經濟顧問林幗瑛表示:「中美貿易關稅降低,必然對香港外貿提供很大支持,但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因大家知道暫緩只是90日,我們仍要關注發展,究竟再下去如何,以及美國和其他貿易夥伴談關稅情況如何,我們才能全盤看第二季外貿表現。」

另外,今年第一季住宅物業買賣合約,按季減少約兩成,而按年就增加兩成四。

林幗瑛說:「樓市除了供求外,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現在我們的經濟前景似乎向好,最近拆息一路走低,對有志上車的人減輕負擔,亦對投資氣氛有幫助。」

她又稱隨著政府大力推動盛事,零售業市場回暖,消費氣氛向好,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維持《預算案》公布的百分之2至3。


【延伸閱讀:2025年經濟前瞻與中期展望】

香港經濟仍面對非常具挑戰性的外圍環境,同時亦有不少正面因素。

保護主義影響環球貿易和資金流向,打擊投資和消費信心,拖慢環球經濟增長。令人鼓舞的是內地經濟繼續穩定增長,國家內外循環相互促進,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內地企業在全球布局產業鏈和供應鏈等,將有利外貿活動穩步發展。另外,內地經濟韌性強、基本面堅實。中央政府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全方位擴大內需,亦會為經濟增長加添動力。

主要央行逐步放寬貨幣政策,應能為其經濟增長帶來支持。不過,美國的經貿政策為今年的減息步伐帶來不確定性。歐洲央行亦表示在通脹大致趨向其目標水平的背景下,將會進一步減息。根據國基會的最新預測,全球經濟今年增長百分之三點三,略高於去年。

在以上背景下,香港今年的出口料會有平穩表現。此外,承接上年的各項政策及良好勢頭,訪港旅客數目應會進一步增加,加上其他跨境經濟活動進一步恢復,應可推動服務輸出繼續增長。

內部需求方面,今年投資者或因外圍不確定性而採取較審慎態度,但環球金融狀況料更為寬鬆,將有利固定資產投資。私人消費經歷去年的調整後,年底時已有回穩迹象。市民收入持續增加,資產市場穩定發展,都可進一步提振消費。

考慮到上述各項因素,我們預測香港經濟在今年會繼續溫和增長,全年實質增長介乎百分之二至三。

物價方面,預期本地成本壓力或會因經濟持續增長而有所上升,外圍價格壓力則應大致可控,雖然地緣政治局勢或會帶來風險。我們預測今年基本通脹率和整體通脹率將分別為百分之一點五和百分之一點八。

中期而言,貨幣政策正常化將有助環球經濟維持穩健增長。「全球南方」特別是內地,將繼續是環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地緣政治仍會為香港經濟帶來挑戰。不過,內地正以科技創新、全面深化改革及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香港亦正努力促進市場多元化和開拓新增長點,預期經濟將持續穩步發展。

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是全球唯一結合國際優勢與中國優勢的地方。本屆政府一直大力擴充經濟容量和加強競爭力,已取得一定成效。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我們定能繼續把握國家以至全球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創造亮麗前景。

我們預測香港經濟在二零二六至二零二九年間,平均每年實質增長百分之二點九。基本通脹率預計為平均每年百分之二點五。

資料來源:預算案演辭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