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有食品商冀打入中東穆斯林市場 港商期望政府資助引進更多中東品牌

發佈日期: 2025-05-15 11: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有本港食品商期望能打入中東穆斯林市場,但政策上未能拆牆鬆綁。亦有港商期望政府資助,引進更多中東品牌。

食品公司創辦人曾偉說:「去年九月申請的中東國際清真認證。」

曾偉一直經營清真食品生意,早前已打入東盟市場,最新希望開拓中東。

曾偉表示:「我們先針對亞洲人或亞洲餐飲,中式文化那邊受歡迎,港式調味醬就未有清真。」

根據穆斯林教義,食物不能含酒精及豬肉。曾偉去年修讀清真課程,學習清真教義、文化,花逾百萬元改裝生產線,但打入中東仍有阻滯。

曾偉指出:「有兩、三個客戶,拿了產品過去,大家互相研究。(對方)要求官方證明的信件,(食環署)需要9,732元,即接近一萬元出一封信,證明產品沒有動植物在內。」

廠商會八十年代設立檢定中心,提供驗證服務,兩年前更發展清真認證,測試產品有否含豬的基因及酒精。不過要協助企業往中東落地,規格要更高。

CMA檢定中心主席駱百強稱:「系統認證由原材料開始,原材料採購、工場生產程序,運輸也有影響。一般廠商很難做到這種,他們先將產品做清真認證,有些國家可入到去、開始售賣。想再令產品競爭性大,或要做高規格認證。」

全球有約二十億伊斯蘭教徒,在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就有約4,500萬,其中在科威特的220萬人口中,七成半都是穆斯林。

香港企業想走出去,中東企業都想走進來。有港商曾接洽過中東知名食肆,但未成功。

清真認證公司主席余壽寧表示:「他認為香港是『跳板』,入內地及東南亞,希望我們全面投資。大家也在看市場有多大,若我在這開店是否賺到錢,現時是困難的。」

近年政府促成不少內地食肆來港,但余壽寧認為,本港應更多樣化。

余壽寧說:「水煮魚等,我們覺得好食,但他們每天也吃。內地朋友來到,是想食香港、外國食物,對其新奇的東西,特色就是中東貨、不同餐飲,在內地未能吃到的。」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