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銳意發展入境遊冀五年內客量倍增 業界指中東人待客友好
發佈日期: 2025-05-12 18:14
港澳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代表團,正在卡塔爾展開第二日訪問行程。卡塔爾近年銳意發展入境遊,期望五年內客量倍增。
卡塔爾是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六國中,人均生產總值最高,每年達55萬港元。原油、天然氣令卡塔爾致富。為免產業單一化,2008年制訂《2030國家願景》,銳意發展旅遊業。
兩年半前的世界盃,可以說是「起點」。卡塔爾政府當年耗資2,200多億美元,打造全新城市交通、酒店等。李國玲的公司在世界盃前「進駐」,當時是首間接待中高端中國旅客的旅行社。
美途旅遊執行總監李國玲指出:「遊客走的時候感覺收穫滿滿,卡塔爾給到他們期望以外的收獲。有很多卡塔爾當地人,只因跟你眼神交流了一下,會給你買當地特產送給你。或是在餐廳因你跟他們看了一眼或互相微笑,他們會幫你結帳,這是中東待客友好的表現。」
商務旅遊就是其中一個發展重點。
李國玲表示:「卡塔爾旅遊最大的『卡點』,就是沒有很多人聽說過卡塔爾這名字,卡塔爾旅遊局及政府,在世界很多旅遊的展會上做很多推廣,譬如你來卡塔爾做會議、會展,卡旅局會給一些獎勵(獎金)。」
根據世界旅行及旅遊理事會報告,去年卡塔爾旅遊業收益達250億美元,佔當地生產總值一成。旅客消費高達19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卡塔爾旅遊局期望,五年後能接待每年600萬名旅客,國內生產總值佔比增至一成二。
不過,對不少香港旅客來講,卡塔爾只是長途旅行的轉機中途站。
葉慶寧八十年代已經營中東旅行團,以往每月都有一至兩團,主要往阿聯酋迪拜及沙特阿拉伯。但到卡塔爾的團就不多,疫情後更一團都無。
金怡假期董事長葉慶寧說:「那裡是沙漠、沒甚麼景點可遊覽,吸引力不足,我們一定要連帶往其他一、兩個中東國家,如果能付兩萬元團費,有很多選擇。如果航空公司有推廣,某段時間提供廉價機票,我們就會考慮推該條路線。」
隨著卡塔爾旅遊業的發展,各國酒店集團已來到當地進駐,而本港都將會有酒店集團來此興建豪華酒店。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