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掏寶|天下第一關
發佈日期: 2025-05-08 22:00
港澳



關關難過關關過,但想當年有個關口特別難過。
中港關係策略發展研究基金主席鄭耀棠稱:「人流這麼多,我相信它認了第二,沒有任何口岸認第一。」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邵善波認為:「在這個趨勢中,我們的基本設施完全沒有配合發展。」
今集《新聞掏寶》帶大家回到二十多年前的羅湖口岸,感受一下過關的難度。
國慶加上中秋節一連四天假期,一共有80萬人返內地,結果24萬旅客集中在前天經羅湖口岸返港,創出單向入境紀錄。由於人太多,人龍要排到羅湖聯檢大樓旁邊的停車場,有人因為碰撞打起來,公安到場都控制不了秩序。這邊的人打架,那邊有人趁混亂插隊。
聯檢大樓外面也全部站滿人,他們大部分已經等了一小時以上。當局要實行潮水式放行,旅客等得太久,有人大聲鼓躁。
一名旅客稱:「現在根本站著不動。」
記者問:「你估計甚麼時候能過關?」
該旅客答:「我考慮吃完,九時、十時才過關比較好。」
另一名旅遊說:「過了一個多小時,沒動過,有些人暈倒了。」
直到晚上,過關的人仍然大排長龍,結果港深雙方接近午夜,才全部疏導人潮。
羅湖關口的人潮不單在假期才出現,平時已經相當繁忙,今年上半年,周一至五平均每天出入境旅客人次接近23萬,假日更超過26萬人次。雖然香港和深圳口岸假日已經加派人手,但旅客有時要等一小時。
現在往來深圳和香港的旅客,已經不再局限北上購物,好像這批人就是在深圳居住,早上六點半開關,便第一時間趕回香港上班。兩地經濟關係密切,做生意、上班、上學的人越來越多,羅湖關口連平時都一樣人多。
過關出現人潮,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