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月底起辦首屆「香港非遺月」

發佈日期: 2025-05-06 17:4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康文署月底起舉辦首屆「香港非遺月」,讓市民及遊客認識本港及內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音可能是港人比較熟悉的非遺表演藝術之一。

「香港非遺月」,將提供80場非遺表演、60個體驗攤位及20個導賞團,涵蓋逾百項非遺項目。

其中本月31日及下月1日,將於文化中心露天廣場舉辦開幕禮暨嘉年華,有飄色匯演、粵劇選段等表演,市民亦可體驗詠春、鶴佬水上人婚嫁的陸上扒龍舟等。

有六個區會舉辦免費導賞團,包括油尖旺、荃灣、大埔、沙田、東區和離島區,帶領市民和旅客探索社區特色非遺,本月16日起可在網上報名。


【延伸閱讀:香港非遺月】

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舉辦「香港非遺月」,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非物質文化遺產辦事處為響應國家每年六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六月主辦「香港非遺月」,首屆以「香港處處有非遺」為主題,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元的活動,

2005年12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該文件指出,為了進一步加強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我國六月的「文化遺產日」。從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文化遺產日」共走過11年。

2016年9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批准》,同意自2017年起,將每年6月第二個星期六的「文化遺產日」,調整設立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2017年6月10日,成為我國第一個「文化與自然遺產日」。

資料來源:政府新聞公報、內地文體旅遊部門網站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