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多面睇|議員指西貢東壩道路先天設計不足 倡長遠限制車流
發佈日期: 2025-05-05 18:48
港澳



西貢東壩是內地旅客來港郊遊及「打卡」熱點。這個五一黃金周,政府推出多項臨時措施疏導交通,但有立法會議員認為,長遠要考慮限制車流。
來自安徽和重慶的郭晶晶和楊雅茹,這日一早坐小巴去萬宜水庫東壩。來到北潭涌郊野公園後,就轉乘另一輛小巴進入禁區。之後這段路,大部分單線雙程行車,迎面不斷有對頭車駛到,的士要駛上壆開走。兩人最後用了約半小時,才到達東壩。
郭晶晶說:「這個麥理浩徑,這個徒步路線很火(流行),然後我們很喜歡戶外,所以我們想來這裡體驗一下海岸線。又有海又有山,很漂亮。」
近月不時有旅客指,東壩交通配套不足,五一長假期間,政府跨部門採取措施,包括進入東壩的路,加大避車處空間,並要求小巴營辦商加強服務。
有小巴負責人指,特意向行家租車,以便加密班次,又增派人手在現場疏導人流。
小巴營辦商負責人馮致華指出:「專程派了三個站長入來,指導客人如何排隊,以及教他們上車之前,可以用甚麼方法付錢,即是加快了付錢的速度,以及上車的速度,令人龍縮短。」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東壩交通問題的癥結,在於道路先天設計不足。
民建聯新界東南議員李世榮指出:「往往避車處是有限。如果真是好像今天接近200輛車的車龍時,其實有多少避車處都不夠,因為車龍太長時,會出現來回程堵塞的情況。」
他建議,政府考慮限制的士及小巴只可駛至西壩,再安排觀光車統一接載遊客往東壩,紓緩交通擠塞。
點擊觀看節目重溫
【延伸閱讀:萬宜水庫東壩】
萬宜水庫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風景秀麗,其南岸的路段是著名遠足路徑 ── 麥理浩徑的第一段,是熱門的郊遊勝地。
水庫東壩附近一帶的山崖,曾經是建設水庫時開闢的採石場。開鑿後的山崖,敞露出世界罕有的流紋質火山岩六角形岩柱,成為香港能夠近距離觀賞這種地質奇觀的最佳地點。
萬宜水庫東壩結合了山景、水庫景觀、海景、獨特的地質遺跡、多種地質構造和海蝕地貌,是最受歡迎的地質公園景點之一。
香港地質公園早白堊世流紋質岩柱群,於2022年10月入選為首百個國際地科聯地質遺產地,成為了科學界公認世界上最具地質科學價值的100個地點之一。
資料來源:漁農自然護理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