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滙醫務疑結業|政府設跨部門專責小組 海關警方接獲逾三百宗舉報
發佈日期: 2025-05-02 21:48
港澳



提供疫苗接種的仁滙醫務集團,懷疑突然結業,政府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跟進,務求盡快處理個案,並為涉事市民提供協助。海關和警方至今共接獲三百多宗舉報。
涉事的仁滙醫務集團,提供嬰幼兒疫苗接種,亦有身體檢查服務,有兩間中心分別位於沙田及尖沙咀,營業時間未有開門,亦無職員辦公。
有預約了的市民,來到才知沒有開門。
陳小姐說:「三千多元不是甚麼大問題,最重要是他打完第一針,及去其他地方不知可否打第二針,是否同一個牌子。」
潘小姐受正懷孕的朋友所託,2月在嬰兒用品展覽花了17,000多元,買了仁滙醫務集團的嬰兒疫苗套餐。包括10針注射式疫苗,加3支口服疫苗,再散買3支疫苗。她朋友預產期8月,結果一針都未打,就收到集團懷疑結業的消息。
潘小姐表示:「突然在晚上我的朋友告訴我,開了一個『苦主』群組,說他們在觀塘的辦公室清空了招牌、拆光了東西搬走。她也很不安,因為其實半夜大著肚子也辛苦,最後她也睡不著,走到警署報警。」
政府目前免費為嬰幼兒提供12種疫苗接種,如家長想為子女接種附加疫苗,就要到私家診所自費接種。有兒科醫生認為,12種免費基本疫苗已經足夠。
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主席關日華指出:「當然見過有些家長,真的很疼愛自己的小朋友,想保護能廣闊一點,但要記住疫苗接種不是打得越多越好,要因應自己的需要,有沒有需要才決定打疫苗。」
政府晚上宣布,已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成員包括保安局、商經局、海關、警務處、衞生署及消委會的代表。
其中海關會調查有否涉及不良營商手法,如有違法會採取適當的執法行動。而海關和警方共接獲312宗相關舉報,消委會就接獲157宗相關投訴。
衞生署表示,家長可到母嬰健康院諮詢醫護人員,有關子女未來所需接種的疫苗,又指事件中如有註冊醫生涉嫌違反專業操守,會轉交醫委會跟進。
【延伸閱讀:《私營醫療機構條例》】
《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主要規管註冊醫生及/或註冊牙醫執業的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下,私營醫療機構分為四類,分別是醫院、日間醫療中心、診所及衞生服務機構。私營醫療機構營辦人須取得相關牌照或豁免書以繼續營辦。
《條例》規管所有有註冊醫生及/或註冊牙醫執業的私營醫療機構處所。不論醫生及/或牙醫執業的時數或次數,處所的營辦人都需要按《條例》申請牌照或要求發出豁免書。此外,私營醫療機構營辦人亦須遵守其他相關現行法例(如:《醫生註冊條例》、《輻射條例》等)。
私營醫療機構的持牌人亦須委任醫務行政總監掌管該機構的日常管理。
資料來源:衞生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