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滙醫務疑結業|消委會接157宗投訴涉款逾百萬 促交代是否已結業
發佈日期: 2025-05-02 18:30
港澳



提供疫苗接種的仁滙醫務集團,懷疑突然結業,衞生署指集團並非私營醫療機構持牌處所。消委會接獲157宗投訴,涉及逾100萬元,促請集團交代是否已結業。消息指,警方接獲至少7人報案,涉及購買疫苗套票,涉款約六萬元。
涉事的仁滙醫務集團,提供嬰幼兒疫苗接種,亦有身體檢查服務,有兩間中心分別位於沙田及尖沙咀,早上9時半營業時間後未有開門,亦無職員辦公。
有市民預約到尖沙咀的中心檢查身體,來到先知沒有開門。
胡女士說:「很無奈,故意出來早點,還故意請假,想來做身體檢查。」
亦有家長為小朋友購買了注射疫苗「套餐」。
陳小姐指出:「來到之後才看到樓下這麼很多人及記者,才知道它結業,又沒有通知。三千多元不是甚麼大問題,最重要是他打完第一針,及去其他地方不知可否打第二針,是否同一個牌子。」
據了解,集團的社交平台專頁日前突然刪除。有家長擔心疫苗的有效性。
張女士認為:「真的是很無奈,沒想過這麼大間的診所都會結業。之後昨日又有政府衞生署指,條例監管下簡稱它是無牌經營,其實我們媽媽都很擔心,打給嬰兒的疫苗是否有效,會否是過期或冒牌針。現時打在嬰兒身上,很多都是未知,會使媽媽有這種恐懼出現。」
政府目前免費為嬰幼兒提供十二種疫苗接種,如家長想為子女接種附加疫苗,就要到私家診所自費接種。有兒科醫生認為,到政府母嬰健康院接種免費疫苗已經足夠。
亞洲兒童傳染病學會主席關日華表示:「當然見過有些家長真的很疼愛自己的小朋友,想保護能廣闊一點,但要記住,疫苗接種不是打得越多越好,要因應自己的需要,有沒有需要才決定打疫苗,我認為往後衞生署要密切監督這些機構。」
他建議家長為子女接種其他疫苗前,先諮詢家庭醫生。
【延伸閱讀:《私營醫療機構條例》】
《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主要規管註冊醫生及/或註冊牙醫執業的私營醫療機構。《條例》下,私營醫療機構分為四類,分別是醫院、日間醫療中心、診所及衞生服務機構。私營醫療機構營辦人須取得相關牌照或豁免書以繼續營辦。
《條例》規管所有有註冊醫生及/或註冊牙醫執業的私營醫療機構處所。不論醫生及/或牙醫執業的時數或次數,處所的營辦人都需要按《條例》申請牌照或要求發出豁免書。此外,私營醫療機構營辦人亦須遵守其他相關現行法例(如:《醫生註冊條例》、《輻射條例》等)。
私營醫療機構的持牌人亦須委任醫務行政總監掌管該機構的日常管理。
資料來源:衞生署

